<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去鱗的詩詞(502首)

    261 《游南翔寺追和葛天民韻》 明·南洲法師

    白鶴南翔何日返,香云不斷春風轉。
    屋為鱗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門遠。
    的的明燈金殿寒,沉沉復道長廊晚。
    老翁矍鑠皓須眉,愛客將迎笑盈面。

    262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263 《送王希賜編修使交趾》 明·蘇伯衡

    歷數歸真主,群方若綴旒。
    外藩須嗣續,當寧重懷柔。
    芝簡文彌盛,茅封禮更優。
    代言欣爾屬,將指副予求。

    264 《代友贈別》 明·孫蕡

    金蘭結深契,厚愛兄弟親。
    歡娛暫相違,一日勝九春。
    如何舍我去,去逐衢路塵。
    行役冒雪霰,驅馳極宵晨。

    265 《行路難·倚劍且勿嘆》 未知·王偁

    倚劍且勿嘆,聽我《行路難》。
    世途反覆多波瀾,焦原九折未為艱。
    君不見漢謠斗粟歌未闌,長門一夕秋草殘。
    骨肉之恩尚如此,何況他人方寸間。

    266 《春思曲》 明·魏學禮

    別意落凄枝,閑懷寫愁葉。
    緘怨投素鱗,銜情卷故篋。
    誤嫁游俠郎,棄置薄命妾。
    香縷羅衣襞不開,玉搖寶釵寒自疊。

    267 《隴外寄答李道甫二首》 明·魏允中

    豈意中興日,翻為外補年。
    吾兄同去國,何客到離筵。
    失足成千里,批鱗下九天。
    漢家《東觀記》,流涕入新編。

    268 《恭題宣廟畫所翁畫龍圖》 明·吳寬

    黑云作雨初收腳,似有飛龍露頭角。
    恍然拈筆欲寫之,目眩金鱗仍走卻。
    所翁好龍非好真,真龍自為龍傳神。
    小臣稽首不敢視,龍去鼎湖經幾春。

    269 《秀野軒詩》 明·余堯臣

    濕翠浮草芽,空青散木杪。
    輕舟理橫塘,歸人渡清曉。
    棲鴉返故巢,潛鱗濯新藻。
    倒景淡斜暉,回飆蕩晴昊。

    270 《畫龍歌》 明·周是修

    云如車輪風如馬,雷鼓砰訇電旗奓。
    其中踴躍何爾為,無乃蜿蜒作霖者。
    古來善畫此者誰?葉翁所畫稱最奇。
    筆端揮灑絕相似,亦有風云雷電隨。

    271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玉鱗瑣瑣秦家土,鳳凰去天竄寒鼠。
    載得仙橋度玉關,誰管秋煙星栩栩。
    粉窗綺簾十二家,井龍咽火紛棲鴉。
    宮姝禿里學秋舞,背客紉珠河影斜。

    272 《梧桐仕女圖為錢孟實題》 明·鄒亮

    蘭膏膩滑金釵溜,繡帶斜分軃香袖。
    鎖窗睡起思嬌慵,練裙六幅湘波皺。
    月轉虛檐風滿林,碧云迢遞銀河深。
    香塵不到襪羅冷,下階踏碎梧桐陰。

    273 《闕題》 唐·李白

    朝披夢澤云,笠釣青茫茫。
    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

    274 《上清寶鼎詩》 唐·李白

    朝披夢澤云,笠釣青茫茫。
    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
    歸來問天老,奧義不可量。

    275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唐·王維

    吾弟東山時。
    心尚一何遠。
    日高猶自臥。
    鐘動始能飯。

    276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己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王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不知其然也。
    燕銜泥常避戊己日,鵲巢口常避太

    277 《守歲詩》 宋·蘇軾

    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
    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春節思念惜時

    278 《風水洞二首和李節推》 宋·蘇軾

    風轉鳴空穴,泉幽瀉石門。
    虛心聞地籟,妄意覓桃源。
    過客詩難好,居僧語不繁。
    歸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園。

    279 《風水洞二首和李節推》 宋·蘇軾

    山前乳水隔塵凡,山上仙風舞檜杉。
    細細龍鱗生亂石,團團羊角轉空巖。
    馮夷窟宅非梁棟,御寇車輿謝轡銜。
    世事漸艱吾欲去,永隨二子脫譏讒。

    280 《荊州十首》 宋·蘇軾

    游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
    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
    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 關于去鱗的詩詞 描寫去鱗的詩詞 帶有去鱗的詩詞 包含去鱗的古詩詞(5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