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去潮的詩詞(884首)
481
《海口》 宋·皇甫明子
窮島迷孤青,颶風蕩頑寒。
不知是海口,萬里空波瀾。
蛟龍恃幽沈,怒氣雄屈蟠。
崢嶸抉秋陰,掛席潮如山。
483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484
《小孤山》 宋·蔡齊
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長在湖之頭。
小孤之石銳以高,削立江崖當洪濤。
滔滔逝水東流去,兩石崔嵬屹天柱。
蜀巴之源浩沄沄,壯哉此誠江海門。
486
《國師南巖詩》 宋·蔡如松
七閩山秀江逾碧,俗知禮義亡奸慝。
賊潮何事率淮民,擁眾南來稍蠶食。
椎埋卻冢荒徑里,醉飽呼天爛漁弋。
孽駒躡跡逞神怪,河海波騰云潑墨。
487
《包家山和潘孔時》 宋·陳鑒之
危闌納納萬里天,此景不作四子妍。
荒蹊斗折喬木末,小亭棋布層巖巔。
陽侯作意娛我醉,潮頭百盡來樽前。
游蜂低回殢花露,一鳥急去拖林煙。
年來祗可作橘隱,四人隱學商山仙。
488
《送崇教大師南歸》 宋·陳堯叟
能名凈行達理闈,振錫攜瓶出翠微。
恩重冕旒曾召對,情高云鶴卻同歸。
會思蓮社寰中結,杯泛潮風海上飛。
不是清時未陳力,便堪隨去掃巖扉。
489
《頌蔡君謨》 宋·福建士人
洛陽橋,一望五里排琨瑤。
行人不憂滄海潮,沖沖往來乘仙飚。
蔡公作成去還朝,玉虹依舊橫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遼,千古萬古無傾搖。
491
《六和塔》 宋·何宋英
吳國山迎越國山,江流吳越兩山間。
兩山相對各無語,江自奔波山自間。
風帆煙棹知多少,東去西來何日了。
江潮淘盡古今人,只有青山長不老。
492
《韓木》 宋·黃補
先生來潮南,先生一時屋。
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載足。
嗚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遺樹今猶存。
春山二月春鳥響,游人樹底羅酒尊。
493
《題涌月亭二首》 宋·黃子善
滄波空碧接青天,潮滿江平月正圓。
風颭浪花來不盡,水涵輪影去無邊。
舟中賞客方酣寢,窗下書生猶未眠。
我欲攜琴頻訪戴,越吟應許夜深傳。
494
《挽胡季昭二首》 宋·李伯圭
圣朝寬詔下龍墀,盡放累臣脫患羈。
痛失長沙賈誼舍,空存潮海退這祠。
孤忠元自輕生死,白骨寧知問去歸。
萬里江山丹旐返,悲風一掬波動沾衣。
495
《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陽》 宋·李虛己
宜川三月水東流,秀出江南二十州。
紅旆使君今日去,白衣舉子昔年游。
海潮賦就藏書府,競渡詩成在郡樓。
國史待修循吏傳,政聲早晚達凝旒。
496
《送天柱馮先生》 宋·李絢
閑馳風馭恣飄飄,因失仙班幾度朝。
紫閣舊憐秦樹老,赤城新別海山遙。
飛鳧又說春經岳,叱橘曾令夜探潮。
不是桃源不歸去,故人多半在煙霄。
497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500
《辭靈康廟留題》 宋·劉坦之
木落天高廟妥靈,去來潮汐繞山青。
年登民俗饒怡樂,海近蛟虯入杳冥。
萬里一身頭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
出門更合燒沈炷,青草連云接洞庭。
* 關于去潮的詩詞 描寫去潮的詩詞 帶有去潮的詩詞 包含去潮的古詩詞(8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