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去住的詩詞(2194首)
241
《定光院》 宋·王铚
兵戈幾載劇波翻,去住優游僧自閒。
已熟機緣到真際,久將生死斷人寰。
沙明寒水月窺澗,露濕曉煙秋在山。
一佛鏡中那是別,孤云不離亂峰間。
242
《離城中》 宋·張镃
雨后溪流爾許深,枕堤樓閣靜沉沉。
暫來殊郁登臨恨,欲別難禁去住心。
倚檻乍離橋百尺,系船猶戀柳千尋。
黃錯最喜林端月,影掠波寒徹底金。
243
《秋日題儀真寓廨時秩滿俟代》 宋·劉宰
非崖非巔,壁立蒼然。
野花炯炯媚朝日,樛木繚繞棲寒煙。
歸乎歸乎,幽深此便。
居乎居乎,市聲晝喧。
紛去住于吾心,定取舍于吾言。
竹色一軒秋雨后,荷花十里晚風前。
錦城不似還家樂,獨立津頭欲間船。
245
《寒夜》 宋·方回
薪粲常相迫,衾裘本自單。
至分驚屢改,去住覺俱難。
愁與思妨寐,霜兼雪倍寒。
百年誰一盡,一夕獨堪嘆。
247
《山居遣興》 宋·釋紹嵩
百衲老空林,疏慵倦九箴。
浮沉千古事,去住兩鄉心。
絕頂無禪侶,忘言有匣琴。
感多聊自遣,時復一閑吟。
249
《曝背》 宋·釋文珦
老知身是患,萬事不關心。
曝背茅檐下,孤猨時一吟。
白云同去住,青壁共幽深。
小嶺尤堪隱,難尋支道林。
250
《東林徹長老請贊》 宋·釋心月
寒浦先零之姿,古巖后雕之操。
雪滿顛一味寒酸,云半肩十分枯槁。
任緣去住也,隨處有余。
信手牛來也,用時恰好。
雖云理絕思惟,其柰事關懷抱。
倚天長劍用還磨,分付明巖徹長老。
252
《西余端和尚贊》 宋·釋宗杲
被底禮寅朝,去住隨風掃。
名呼章相公,侮嫚圓照老。
不托和尚,兩拳打翻。
回頭妖僧,一句罵倒。
只看幾著子,不必問他禪道。
個是金毛師子兒,狐貍野干徒叫噪。
253
《緣識》 宋·宋太宗
香湯灑浴更齋清,運動形軀四體輕。
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轉安寧。
從無入有皆真實,去住何難妙最精。
五行聚散歸一體,靈源不用苦煎烹。
254
《緣識》 宋·宋太宗
無縈無虛鬢如醫,手執仙經杖一藜。
猛利銷磨閑歲月,玄中妙道入云霓。
紅塵世界何拘束,白日山川高又低。
去住自然皆寂默,逍遙不假上仙梯。
255
《緣識》 宋·宋太宗
修心慕道入玄機,方便門停次第依。
種性莫教拘執定,因緣去住不相違。
離他少欲陰功積,淡薄深來絕是非。
浮世利名常逢遣,真空妄想一時歸。
256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258
《緣識》 宋·宋太宗
重陽佳節菊花貴,婀娜如金葉青翠。
傍籬傍落一婆娑,發在秋天為祥瑞。
引步登高甚奇見,想此儀形植霄漢。
恣情采折手中叉,滿袖冠簪香不散。
259
《緣識》 宋·宋太宗
尋思道味詠吟哦,去住先賢有幾何。
性識無凝關要妙,浮沈依約不言多。
但將子細分明說,猶恐閑非卻被魔。
救世比來心所愿,逍遙盡入扣玄歌。
260
《緣識》 宋·宋太宗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
洗滌要教心地靜,狐疑勿類水蓱翻。
經書立法盡修真理,歲月休防罷引援。
雅合無為深見識,陰陽去住捉寒暄。
* 關于去住的詩詞 描寫去住的詩詞 帶有去住的詩詞 包含去住的古詩詞(21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