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去不還的詩詞(3121首)
923
《古塞下曲四首》 唐·貫休
古塞腥膻地,胡兵聚如蠅。
寒雕中髇石,落在黃河冰。
蒼茫邏逤城,枿枿賊氣興。
鑄金禱秋穹,還擬相憑陵。
926
《覽古十四首》 唐·吳筠
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
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
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
927
《酹江月(西湖)》 宋·葛長庚
綠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鏡。
日落云收天似洗,況又月明風靜。
露逼葭蒲,煙迷菱芡,縮盡寒鴉頸。
兩枝畫槳,柳陰濃處乘興。
928
《一剪梅·袁州解印》 宋·劉克莊
陌上行人怪府公,還是詩窮,還是文窮?下車上馬太匆匆,來是春風,去是秋風。
階銜免得帶兵農,嬉到昏鐘,睡到齋鐘。
不消提岳與知宮,喚作山翁,喚作溪翁。
仕途
930
《慶清朝》 宋·張炎
竹,散懷吟眺,一任所適。
太白去后三百年,無此樂也。
淺草猶霜。
融泥未燕,晴梢潤葉初干。
933
《糖多令 寄吳間》 元·張伯淳
移住還瀛洲。
天槎去莫留。
數歸期、已過中秋。
上界群仙官府足,云不礙,水長流。
酒令與詩籌。
依然記舊游。
倚斜陽、分付羈愁。
應與鰲峰人共語,還不減,去年不。
934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935
《探蓮曲》 明·韓邦靖
江南七月蓮花開,江上女兒采蓮來。
桃頰雙垂映秋水,菱歌一曲望春臺。
春臺一望隔千山,征客秦關更楚關。
妾意如舟元不定,郎行似水何時還。
937
《游惠山(并敘)》 宋·蘇軾
余昔為錢塘倅,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復為湖州,與高郵秦太虛、杭僧參寥同至,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所賦詩,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追用其韻,各賦三首。
夢里五年過,覺來雙鬢蒼。
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938
《經沙苑》 唐·李賀
野水泛長瀾,宮牙開小蒨。
無人柳自春,草渚鴛鴦暖。
晴嘶臥沙馬,老去悲啼展。
今春還不歸,塞嚶折翅雁。
940
《酬安秘丞見贈長歌》 宋·王禹偁
我聞進士登科換凡骨,信知不是風塵物。
貢籍由來數百年,直疑空卻神仙窟。
其間最貴龍虎榜,乘時得路為卿相。
一從巢寇犯闕來,梁氏禮闈還草創。
* 關于去不還的詩詞 描寫去不還的詩詞 帶有去不還的詩詞 包含去不還的古詩詞(31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