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去不還的詩詞(3121首)

    61 《自詠》 宋·蔡權

    故居薦山東,十載去不還
    故人廬峰北,一念長周旋。
    風波既渺藐,歲月空推延。
    園地益新好,亭館故依然。

    62 《妙智寺》 宋·陳白

    八重峰頂望群山,百谷東流去不還
    惟有右軍遺跡在,月波時落墨池間。

    63 《黃山雜詠·石門峰》 宋·鄧宗度

    暮云無意鎖,春草豈能關。
    何事棲霞客,從茲去不還

    64 《自然仙井二首》 宋·郭庭芝

    仙翁去不還,石井煙霧白。
    誰難躡其蹤,勾漏良吾宅。

    65 《題濮公仙洞》 宋·柳伯達

    昔人何人占弋山,波光嵐翠照淮灣。
    佩蘭隱者今何在,煉石仙人去不還
    綠水渡頭空自急,白云嶺上至今閑。
    高峰張令祠邊望,古息荒城半草間。

    66 《寄梅村山人》 宋·毛直方

    古松樹下書陰寒,云亦何心去不還
    卻怪建州城裹夢,一春多在湛廬山。

    67 《詩三首》 宋·孫何

    黃帝升天去不還,空留片石在人間。
    千尋杳杳撐紅日,倚云喬木羽林閒。
    時人不信飛升路,轍跡龍髯竟可攀。

    68 《紀游》 宋·朱大卿

    開秋氣微肅,天水湛相照。
    扁舟愜幽尋,層峰入奇眺。
    融結幾何年,指顧集群妙。
    神仙得非幻,遺蛻在巖竅。
    行往求其蹤,恐為識者笑。
    獨鶴去不還,山猿偶然叫。
    應有采芝人,凌空發長嘯。

    69 《滕王閣》 宋·宗必經

    高閣連城十二欄,西風領客共躋攀。
    半簾煙雨長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間。
    雁帶秋聲歸別浦,鶯分春色過巴山。
    當年蛺蝶知誰畫,一夢莊周去不還

    70 《蘭竹畫》 明·劉溥

    湘江雨晴白云濕,湘妃愁抱香蘭泣。
    望望夫君去不還,佩珠落盡無人拾。
    碧天秋冷明月多,千里洞庭橫白波。
    請君莫唱《竹枝》曲,水遠山長其奈何。

    71 《登源越國祖廟》 明·汪時中

    四方騷亂六州安,錦纜云帆去不還
    龍劍占星狼鬛靜,角弓換月虎牙閑。
    東行竇使書初獻,西向秦庭淚易潸。
    高冢麒麟碑碣在,唐陵隋寢草斑斑。

    72 《斑竹怨》 明·趙瑗妾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間。
    有淚寄湘竹,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疑廟,日落蒼梧山。
    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還

    73 《驪山三絕句》 宋·蘇軾

    海中方士覓三山,萬古明知去不還
    咫尺秦陵是商監,朝元何必苦躋攀。

    74 《趙升卿有官不肯為里居有賢聲訪之于深巷中》 宋·戴復古

    深居陋巷不妨幽,翠竹當門水滿溝。
    每遇事來先覺懶,欲為官去又還休。
    田園自樂陶元亮,鄉里多稱馬少游。
    除卻讀書無所好,有時閑作北巖游。

    75 《短歌示諸稚》 宋·陸游

    流年去不還,老狀來無那。
    雖甚顏原貧,尚勝夷齊餓。
    再歸又六年,疲馬欣解馱,姑幸箠轡空,敢復希豆莝?好山嬾出游,敗屋得偃臥。
    饑能儲粟盎,病亦有藥裹。

    76 《漫成七首》 宋·張耒

    修竹娟娟一萬竿,清渠引水正潺潺。
    知時燕子來相語,任意鳧雛去不還

    77 《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宋·張耒

    三百年成玉鼎丹,縞帷驚變紫宸班。
    遺弓有淚哀何及,嘶馬無蹤去不還
    霜露無情金闕暗,山川常在石麟閑。
    青衫曾賜當年桂,欲附龍髯不可攀。

    78 《三鄉懷古》 宋·張耒

    清洛東流去不還,漢唐遺事有無間。
    廟荒古木連空谷,宮廢春蕪入亂山。
    南陌絮飛人寂寂,空城花落鳥關關。
    登臨幾度游人老,又對東風鬢欲斑。

    79 《壽安懷古》 宋·張耒

    蕭王積甲事空傳,子晉吹笙去不還
    千里荒蕪山色在,百年興廢水聲間。
    雉飛隴麥新耕地,花落叢祠舊戰關。
    旅宦遠游仍吊古,苦無樽酒奈愁顏。

    80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宋·司馬光

    悵望中秋月,於今已上弦。
    明生圭樣小,影露桂華偏。
    幽恩邈難致,浮云去不還
    何當出陰翳,清澈照中天。

    * 關于去不還的詩詞 描寫去不還的詩詞 帶有去不還的詩詞 包含去不還的古詩詞(31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