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去不歲的詩詞(2187首)

    341 《柳子厚墓志銘》 唐·韓愈

    子厚,諱宗元。
    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
    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諱鎮,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為縣令江南。

    古文觀止墓志銘哀悼贊頌

    342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343 《擬挽歌辭三首》 魏晉·陶淵明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感嘆生死組詩

    344 《上陽白發人》 唐·白居易

    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樂府宮怨

    345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346 《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宋·吳文英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

    婉約春節寫景感傷懷人

    347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348 《魏公子列傳》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傳記

    349 《蜀道難》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唐詩三百首山水抒情

    350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唐·杜甫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

    抒情梅花

    351 《月賦》 南北朝·謝莊

    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
    綠苔生閣,芳塵凝榭。
    悄焉疚懷,不怡中夜。
    乃清蘭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蓋秋阪。

    辭賦精選月亮羈旅抒情

    352 《醉翁操·瑯然》 宋·蘇軾

    瑯琊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若中音會,醉翁喜之,把酒臨聽,輒欣然忘歸。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聞之往游,以琴寫其聲,曰《醉翁操》,節奏疏宕而音指華暢,知琴者以為絕倫。
    然有其聲而無其辭。
    翁雖為作歌,而與琴聲不合。

    樂曲

    353 《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 金朝·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
    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
    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

    詠物寫鳥抒情愛情

    354 《長安古意》 唐·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詠史懷古

    355 《羌村》 唐·杜甫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歸鄉鄉村生活組詩

    356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357 《行行重行行》 兩漢·佚名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古詩三百首古詩十九首女子離別相思

    358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宋·蘇軾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
    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故事抒情

    359 《天香·煙絡橫林》 宋·賀鑄

    煙絡橫林,山沈遠照,迤邐黃昏鐘鼓。
    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
    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
    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

    游子羈旅漂泊抒懷落寞

    360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 關于去不歲的詩詞 描寫去不歲的詩詞 帶有去不歲的詩詞 包含去不歲的古詩詞(21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