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原野的詩詞(859首)

    561 《登瓜州南樓》 明·施侃

    金焦壁立原無地,吳楚中分獨此門。
    萬里風清悲白鳥,六朝蹤跡倚黃昏。
    山光隱見云邊寺,日氣霏微海上村。
    聞道長安應不遠,野人端欲獻江蘩。

    562 《暮秋夜宿紫荊關》 明·蘇澹

    驛路飄黃葉,關門薄紫荊。
    上都瞻處近,北斗坐來平。
    塞冷胡笳斷,原荒野燒明。
    終軍雖老大,還欲請長纓。

    563 《馬嵬廢廟行》 明·王九思

    秋風落日馬嵬道,道南廢廟顏色新。
    立馬踟躕問野叟,野叟須臾難具陳。
    請予下馬坐樹底,展轉欲語還悲辛。
    正德丙丁戊巳年,寺人氣焰上薰天。

    564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565 《西京篇》 明·王廷相

    秋風潑潑咸陽道,渭浦千霜白秋草。
    秋草秋風暗古城,行人猶說西京好。
    西京宮闕郁崔嵬,紫閣終南相向開。
    建章長信飛塵杳,千門萬戶華陽回。

    566 《同鄒侍講諸公游長春宮故址(四首)》 明·王直

    端居文墨暇,郊原風景融。
    爰與眾君子,游眺出崇墉。
    崎嶇清澗阻,逶迤幽徑通。
    靡靡眾草綠,茸茸雜花紅。

    567 《相逢行別朱大復比部》 明·吳夢旸

    請君為我止,聽我《相逢行》。
    相逢恍若昧平生,顏色可疑心事明。
    但云兩人天所成,安能百歲無合并。
    眼中不覺鄉國遠,一日攜手長安城。

    568 《長安懷古》 明·熊鼎

    立馬平原望故宮,關河百二古今雄。
    南山雙闕阿房近,北斗連城渭水通。
    龍去野云收王氣,鶴巢陵樹起秋風。
    英雄事業昭前哲,看取秦皇漢武功。

    569 《散步》 明·熊卓

    憩馬野田外,萋迷碧草原。
    雞鳴巖下寺,犬吠洞中村。
    遠水遙空色,殘陽過雨痕。
    野情云共逸,中歲向林園。

    570 《赴慧日寺途中寄繆同知(二首)》 明·雪廬新公

    琴水東邊海盡頭,迷茫煙霧接高秋。
    稗荒田野雞豚少,潮落汀沙魚鳥稠。
    虛市殘民茅結宇,空原枯骨草連丘。
    重經古寺談灰劫,轉使孤懷增百憂。

    571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72 《牧童謠》 明·周是修

    遠牧牛,朝出東溪溪上頭。
    溪頭草短牛不住,直過水南芳草洲。
    脫衣渡水隨牛去,黃蘆颯颯風和雨。
    老鴉亂啼野羊走,絕谷無人驚四顧。

    573 《武功道中》 明·朱成泳

    五原三畤隔西東,此地人言是武功。
    楊柳池塘科斗水,杏花村店酒旗風。
    農耕綠野春臺里,客在青山罨畫中。
    日暮官程催去馬,樹頭微雨正蒙蒙。

    574 《郊行》 明·莊昶

    凌兢瘦馬踏春泥,雪后郊原綠未齊。
    一抹午煙風隔斷,野雞聲在竹林西。

    575 《出塞作》 唐·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山野火燒。
    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576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唐·王維

    (冊4卷125頁1245d)
    與世澹無事。
    自然江海人。
    側聞塵外游。

    577 《荊州十首》 宋·蘇軾

    游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
    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
    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578 《武昌西山》 宋·蘇軾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臺。

    579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宋·蘇軾

    俯仰東西閱數州,老于歧路豈伶優。
    初聞父老推謝令,旋見兒童迎細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勞處處避嘲謳。
    河吞巨野那容塞,盜入蒙山不易搜。

    580 《武昌西山(并敘)》 宋·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 關于原野的詩詞 描寫原野的詩詞 帶有原野的詩詞 包含原野的古詩詞(8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