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厭已的詩詞(895首)
211
《周較書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兒去就十余年因竹請題寓情有詠》 明·沈周
一別清風又十霜,重來三徑未全荒。
此君已覺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長。
書簡漫消新歲月,漁竿不厭舊滄浪。
試呼濁酒歌淇澳,昨夜疏簾雨正涼。
212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214
《送虛白上人序》 明·高啟
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風壞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與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讀書之暇,因往云巖諸峰間,求所謂可與游者,而得虛白上人焉。
虛白形癯而神清,居眾中不妄言笑。
216
《季札觀周樂/季札觀樂》 先秦·左丘明
吳公子札來聘。
……請觀于周樂。
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
218
《襄王不許請隧》 先秦·佚名
晉文公既定襄王于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
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
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足以供給神祇而已,豈敢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臨長百姓而輕重布之,王何異之有?”“今天降禍災於周室,余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其叔父實應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豈敢有愛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220
《游俠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于世云。
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無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茍合當世,當世亦笑之。
* 關于厭已的詩詞 描寫厭已的詩詞 帶有厭已的詩詞 包含厭已的古詩詞(8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