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歷問的詩詞(429首)
361
《壽制使董侍郎》 宋·程公許
秋云陰陰壓邊城,秋風颯颯飛邊塵。
淮堧夕烽連峴首,往來羽檄無時停。
那籌樓上一長嘯,環六十郡皆陽春。
老翁哺兒夸說尹,連年我禽歌即盈。
365
《哭小侄梅老》 宋·蘇泂
我初養柏兒,年紀三十四。
穎季得梅老,歲數適我類。
而梅生不凡,頭骨甚磽異。
見之懷抱中,宛有成人器。
368
《沁園春·萬里戌邊》 宋·李曾伯
萬里戌邊,八載去家,始遂一歸。
悵中年早歷,虎頭兵幕,平生屢建,豹尾神旗。
豈得閑身,毋庸多議,感荷九重淵聽知。
當時事,似狂瀾欲倒,孰障東之。
369
《挽別大參二首》 宋·李曾伯
幾歷藩垣一節勤,歸來兩地會風云。
調知白雪陽春別,香到黃花晚節聞。
夷鍬猶知問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
臺躔夜折空追嘆,留得甘棠滿楚鄖。
370
《送郭靖父還金陵二首》 宋·李曾伯
憶昨相從戎馬間,屢披錦誥慰蒼顏。
煙塵歷遍疆陲役,風雪同諳道路艱。
子負此名心已白,我成何事鬢徒斑。
一杯握手無它祝,歸為移文問北山。
371
《夜分和鄭小山韻二首》 宋·李曾伯
弓劍相隨幾歷年,鬢毛斑剝飽風煙。
可憐蘆葉胡笳地,又過菊花新酒天。
耳聽驊騮還紫邏,夢隨白鷺過青田。
家僮久問謀歸未,想笑吾頑不可鐫。
376
《和南塘》 宋·衛宗武
歷遍崔嵬又涉川,菊秋還見早梅天。
重來槁頂惟添老,屢對青山似有緣。
攜友擬為深谷隱,有僧可問小乘禪。
臨風卻憶南塘老,便脫芒鞋棹去船。
377
《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 宋·陳著
斷鰲奠極戲者誰,岷山如龍萬里馳。
大江之陽起衡岳,崒嵂散作千委蛇。
直趨四明卓秀偉,二百八十峰參差。
潮江合拜山駐腳,伏脈分行東西支。
378
《贈神籟談天》 宋·胡仲弓
曾將甲子問群生,來向人間說五行。
眼底精神雖晦昧,胸中造化卻分明。
指推寶歷八千數,時弄玉簫三四聲。
袖里百篇題品盡,何曾識得一公卿。
379
《感寓二首》 宋·何夢桂
試向昆明問劫灰,幾看麋上蘇臺。
閒中歷日生青草,夢里乾坤化大塊。
塞雁南歸春又去,江潮東下暮還來。
臨平山盡啼鵑歇,可是征人喚不回。
380
《和博古直五首》 宋·蒲壽宬
曠茲歷億劫,矧此浮云身。
桑樞弗言病,駟馬休笑貧。
棲棲魯中叟,救世誠艱辛。
鳥獸豈同群,由也徒問津。
人世彈指頃,滄海三揚塵。
揚塵不可詰,濟川豈無人。
* 關于歷問的詩詞 描寫歷問的詩詞 帶有歷問的詩詞 包含歷問的古詩詞(4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