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歷理的詩詞(222首)
101
《常熟致道觀七星檜》 明·黃云
琴川古跡得縱觀,七檜象斗羅仙壇。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鉆。
成形成象兩昭應,斟酌元氣其無端。
陰敷古殿覆玉座,星宮瞻天肅圣顏。
102
《九侯山神詩》 宋·蔡如松
誰言少康真禹子,子孫九人流到此。
誰言鬼侯遭紂虐,冤魄至今靈故壘。
誕哉二說太荒唐,未識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屨空山問遺址。
103
《上丞相壽》 宋·戴栩
人統開璿歷,臺符煥紫躔。
數如環復始,天與壽無邊。
麟閣精神異,龍輿寵數專。
先朝稱舊弼,潞國最長年。
104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105
《自述》 宋·劉奉世
楚國中分后,東南世澤長。
發祥曾王父,磨勘成典章。
王父聲益振,主客尚書郎。
考廟緒丕顕,直鯁在巖廊。
106
《游后洞詩》 宋·劉贄
寺久荒寂無足往,念有子厚彌陀碑。
獨趨一里轉巖腹,剝粉敗赤逢門楣。
亭亭故碑亡舊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見,尚喜書志存於斯。
107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08
《江纂墓碑》 宋·孫起卿
家有占冢碑,近自田家獲。
藏之五六年,未甚見省錄。
古苔侵文理,封結殆莫識。
偶然嗟其窮,一一為磨剔。
109
《及第謝恩》 宋·吳必達
圣朝更化廣蒐賢,丹陛遙瞻穆穆天。
歷數成年垂統正,精微一理得心傳。
輸忠敢罄劉蕡膽,擢第應同李郃肩。
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頌周篇。
111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113
《遺任子淵省元六首》 宋·員興宗
妙想語不周,中夜興抱膝。
憶昨親蛟蜃,風浪身惻惻。
天意增吳濤,滄江渺何極。
君舟且勿理,南首快所歷。
何如西樓觀,蕉花紅正滴。
114
《安定山》 宋·張恪
常懷玉壘李謫仙,精神浩瀚游八表。
頂摩蒼天弄白日,方丈蓬萊思清矯。
吾鄉夙號山水邦,縈青繚白雜蒼縹。
人間要自有佳趣。
115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117
《勸孝》 宋·趙與泌
三復蓼莪思二親,親恩天地無比倫。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為人這子欲報德,吳天于我心罔極。
順承猶恐莫酬恩,況敢忘恩為悖逆。
118
《詠懷十首》 明·陳第
丈夫生世間,如彼長江水。
潴則淵渟渟,流則浩彌彌。
建業與立言,隨時任所履。
何足芥胸懷,行藏判憂喜。
119
《致道觀七星檜》 明·鄧韨
琳官何岧峣,爽氣凌青蒼。
中有古檜樹,傳植自蕭梁。
歲遠四樹存,如斗酌天漿。
東株聳而老,慶歷補其亡。
* 關于歷理的詩詞 描寫歷理的詩詞 帶有歷理的詩詞 包含歷理的古詩詞(2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