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歷意的詩詞(599首)

    441 《和何子應夜讀書》 宋·馮時行

    軒頊握元氣,堯舜法令疏。
    三王備文物,古意漸欲無。
    周平一東轍,列國異車書。
    祖龍失云雨,大漢天為謨。

    442 《學古堂為毛應叔題》 宋·馮時行

    昔人性嗜古,服用皆古先。
    有虞作漆器,弊碗歷世傳。
    貨貲以得之,其費溢萬千。
    孔席伯夷杖,乾沒乃復然。

    443 《游峨眉》 宋·馮時行

    向來一紀登臨意,白發頹齡才一至。
    阮哭窮途真可笑,孔小天下或如是。
    平生歷覽廓無礙,方稱老懷疏不緻。
    安能卻妝住云霄,更不婆娑下平地。

    444 《登洪雅明月樓與陳舜弼楊養源任道夫孫彥和探》 宋·馮時行

    秋風吹征衣,我來亦何有。
    長笑泉石間,邂逅得良友。
    飛屐凌長煙,相與濯世垢。
    凈宇閟寒藤,杰閣架層阜。

    445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從昔漫浪心,家居意不適。
    晨圾香火余,飯了辦游歷。
    或訪僧掇齋,或隱者對奕。
    歸來任侵燈,龍吟噴霜笛。

    446 《春暮》 宋·曹勛

    乾坤萬事上眉端,寂歷東風獨倚欄。
    白發余春能幾醉,綠陰細雨不多寒。
    香飄苔逕花誰惜,影落沙鶴泉自看。
    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攜就竹西彈。

    447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宋·曹勛

    平生政不悟三隅,漸老涂窮志莫攄。
    行路又迎新歷日,寓懷賴有舊圖書。
    逢時意可情猶在,多病心闌事昧初。
    流落此生何處是,欲從老圃學犁鋤。

    448 《持節過京》 宋·曹勛

    與客西游歷汴都,荒寒不復見吾廬。
    只今黯黯塵埃起,當日蔥蔥氣象無。
    雖覺人情猶向化,不知天意竟何如。
    遙思閶闔西邊路,一夕飛魂繞故居。

    449 《送津兒之官麗水》 宋·吳芾

    憶我初仕時,不敢望高位。
    但得宰一同,便可行己志。
    實惠儻及民,死亦有生氣。
    況復著陰功,子孫將不墜。

    450 《泰興道本上人少時頗留意詩律已而遍歷諸方卒》 宋·仲并

    芒鞋亦良苦,歧路不曾休。
    句律可青眼,宗風已白頭。
    舌端頻自味,心外更何求。
    欲寄明年信,溫州定越州。

    451 《周公禮殿》 宋·李石

    蜀侯作頖錦水湄,先圣先師同此室。
    巍然夫子據此座,殿以周公名自昔。
    圣人現金兩如一家,均是周人先后出。
    想見東家中夜夢,猶與公孫同袞舄。

    452 《殿柱記》 宋·李石

    蒼龍甲戌歲,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學校已再變。
    順考興平年,寔紀漢之獻。
    或云鐘會書,入木字隱見。

    453 《禮殿圣賢圖》 宋·李石

    成都名畫窟,所至妙宮墻。
    風流五代余,軌躅參隋唐。
    其間禮殿晉畫為鼻祖,未數后來鴻雁行。
    畫者果誰歟,或云名收人姓張。

    454 《贈范覺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455 《吊李允成知縣》 宋·李流謙

    百年造化無遺力,霜雪十圍豈易得。
    盲工操斤選樸樕,銅柯石根棄如擲。
    嗚呼斯人何不淑,天畀之我人則嗇。
    白眼千百碌碌子,老虎可縛蛟可馘。

    456 《送臺石甫出關》 宋·李流謙

    臺君少年時,盛氣不可蓋。
    冀北駒墮地,過都如歷塊。
    未說兩石弓,談詩亦堅對。
    十年憂患繞,玄螭伏淺瀨。

    457 《和柯山先生讀中興碑》 宋·李洪

    曲江罷相跡如掃,滿朝媕娿無諫草。
    動地漁陽鼙鼓驚,舊將半死哥舒老。
    蜀道乘騾萬里來,不識平原濟世才。
    倉皇靈武送玉冊,豈顧九廟蒙塵埃。

    458 《金峨漱石亭》 宋·樓鑰

    溪聲真是廣長舌,歷劫談空聲不絕。
    不知來自何處山,一意傾東忘萬折。
    我欲漱石向水濱,無奈齒牙搖落頻。
    夜半寒聲到客枕,只疑身是枕流人。

    459 《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 宋·樓鑰

    兩夫持鎌行我先,巧尋徑路其智專。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氣已出層峰巔。
    何郎鮑叔飽經歷,勝處一一手自編。
    我攜舊記訪陳跡,正恐急景不得延。

    460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 關于歷意的詩詞 描寫歷意的詩詞 帶有歷意的詩詞 包含歷意的古詩詞(5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