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歷家的詩詞(733首)
661
《劉谷山》 宋·張嵲
奉令事設險,茲山再經歷。
歲暮陰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亞路低,老木參天直。
下瞰穹谷中,眾樹紛若戟。
664
《登梅橋望桂隱》 宋·張镃
常日居園不自奇,今朝勝處上橋知。
平湖百畝橫當戶,茂樹千章翠繞籬。
隣寺鐘魚初歷歷,里閭雞犬亦熙熙。
隔城更有青山在,朝揖吾家出好詩。
665
《代賦壽寧宗潛邸》 宋·劉宰
圣學家傅自有師,更羅英俊侍經帷。
治功尚論唐虞際,政體寧甘漢晉卑。
猥向梁園陪末坐,敢憑堯歷記佳期。
羞囊已辨詩千首,準擬年年薦壽卮。
666
《蒲澗行》 宋·趙汝鐩
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得,蒲生於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齧。
667
《喜劉主簿歸》 宋·劉黻
同是青藜一祖來,晚成天欲成其才。
家里傳虎榜承渥,人說犧經舊屢魁。
春色風流都羨柳,歲寒事業莫過梅。
誰憐歷落如蕡者,閒把離騷嚥一杯。
669
《挽陳太傳》 宋·劉黻
由來安澹泊,人嘆歷官遲。
兩邑猶思宰,諸生共哭師。
文名如日在,心事只天知。
未竟經綸業,傳家有桂枝。
670
《客路晚春》 宋·王镃
年年吟帽客他鄉,柳絮飛時日漸長。
遠樹云生殘照沒,近梅風重早晨涼。
桑條帶露歸蠶室,花片隨泥上燕梁。
歷日又催春色去,田家便有插秧忙。
671
《送金秀才歸侍》 明·張羽
風吹歷陽樹,石城悲早秋。
高堂入遠夢,拂袖登吳舟。
金陵官酒如乳香,酌君送君朱雀坊。
前日同來二三伴,此時望君俱斷腸。
674
《老梅》 宋·艾性夫
搖落荒村野水涯,貌枯神澤骨槎牙。
一生知歷幾多雪,絕好只消三兩花。
萬木尊為諸老行,孤根淡似道人家。
兒時見汝今頭白,正擬相看度歲華。
675
《送希甫使蜀》 宋·孔武仲
漢節西南出,征鞍萬里賒。
清朝早敭歷,遠使更光華。
山壯蠶叢國。
云深杜宇家。
暫宣寬大詔,恩信及天涯。
676
《范令人生日》 宋·晁公溯
文正垂芳久,風流八葉蕭。
名傳慶歷頌,功冠寶元朝。
人物追三代,儀刑正百僚。
后來登玉筍,故自有霜條。
679
《挽外舅》 宋·陳宓
孝友生來閭里推,外家雙闕蚤知師。
歷官惠愛今龔遂,律己廉隅古伯夷。
四郡聲稱如昨日,十年閑退未衰時。
老成德望嗟難繼,笳鼓原頭淚滿頤。
* 關于歷家的詩詞 描寫歷家的詩詞 帶有歷家的詩詞 包含歷家的古詩詞(7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