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歷復的詩詞(704首)

    441 《觀何君寶畫》 宋·梅堯臣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
    馬骨隱細牛骨麤,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別,細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筆,能出韓干徒。

    442 《路詠》 宋·梅堯臣

    五里十里銷磨盡,千蹄萬蹄來往蹤。
    古今不是不經歷,踏破青山重復重。

    443 《送達觀禪師歸隱靜寺古律二首》 宋·梅堯臣

    初逢洛陽陌,再見南徐州。
    所歷幾何時,倏去二十秋。
    今復振霜屨,還山遠莫留。
    我詠阮公詩,物靡必沈浮。
    誰云西海魚,夜飛東海頭。
    世人嗟識昧,豈是滯林丘。

    444 《冬雷》 宋·梅堯臣

    上帝設號令,隱其南山下。
    震發固有時,曷常事憑怒。
    春以動含生,夏以奮風雨。
    冬其息不用,藏在黃厚土。

    445 《歐陽永叔寄瑯琊山李陽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詩一》 宋·梅堯臣

    我坐許昌塵土中,山翠泉聲違眼耳。
    公雖被謫守滁陽,日少郡事窮山水。
    東南有風西北來,忽得書詩連數紙。
    并寄陽冰古篆字,字形矯矯龍蛇起。

    446 《三和寄潘歙州》 宋·梅堯臣

    昔固聞陸海,今復有潘江。
    文章吞時英,光荒瞻星降。
    如游太室陽,仰見玉女窗。
    高才生大國,試政來遠邦。

    447 《依韻答宋中道》 宋·梅堯臣

    朝回思見子,疲馬不及換。
    入門呼僮仆,雞犬屢鳴嚾。
    中廚尚青煙,知未畢晨爨。
    曾不留我餐,忍餒固已慣。

    448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 宋·梅堯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發憤搜岐陽。
    我車我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張。
    舫舟又漁縛鱮魴,何以貫之維柳楊。
    從官執筆言成辛,書在鼓腰鐫刻臧。

    449 《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 宋·梅堯臣

    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
    在遠恨未逢,既近不屢往。
    非以近為輕,恃易遂成曩。
    倏為東牟守,別我駐征鞅。

    450 《曉日》 宋·梅堯臣

    出舟曉日升曈曨,波上爛爛黃金熔。
    冪歷紫煙生鏡中,釣船似畫分橫縱。
    風莫從虎云從龍,變作霏霞重復重。

    451 《廟子灣辭》 宋·梅堯臣

    我之東來兮過彼雍丘,舟師奏功兮濁水湍流。
    歷長灣兮勢曲鉤,傾高斗折兮若奔虬。
    潛伏怪物兮深幽幽,發作暴漲兮為潮頭。
    土人立祠兮在彼沙洲,老木蒼蒼兮蟬噪啾啾。

    452 《送趙升卿之韶幕》 宋·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物乃還君。
    俎肉應多味,虞韶不復聞。
    林鳴異音鳥,山冒欲晴云。
    若吊張丞相,空祠舊近墳。

    453 《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 宋·梅堯臣

    始謫夷陵日,當居建德年。
    一書冤逐客,四詠繼稱賢。
    自謂臨江徼,相逢莫我先。
    白醪封畫榼,素鯉養泓泉。

    454 《杜挺之新得知州將出京遺予薪芻豆》 宋·梅堯臣

    魯公馬病不可出,陶令言拙徒扣門。
    舉家食粥焉用怪,但愿漉酒巾常存。
    長安侏儒勝方朔,水邊潭母哀王孫。
    王孫功名立四極,方朔詼談干至尊。

    455 《門有車馬客行》 明·高啟

    門有車馬客,乃是故鄉士。
    昔別各壯顏,今見不相似。
    上堂敘情親,拜跪出妻子。
    對案未能食,歷歷問桑梓。

    456 《詠夢》 明·高啟

    的的緣愁得,蒙蒙與醉和。
    輕隨云浩蕩,暗越嶺嵯峨。
    夜店嗟偏短,春閨想最多。
    關山歸識路,江渚去凌波。

    457 《和許嵩老江上舟災》 宋·晁說之

    火德孝嚴嗟掠虛,祝融江面怒心余。
    千尋赤尾干堯歷,百仞紅鱗滅禹書。
    丙穴烘天誰得及,丁翁奔日更難如。
    文昌右轄知幾早,無妄之災不我居。

    458 《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 宋·晁說之

    我嘗為歷學,上元要極遠。
    上元有遠邇,疏密出早晚。
    顧惟爾大父,皇極探其本。
    唐堯上百代,日月來袞袞。

    459 《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 宋·王禹偁

    鉅賢如木鐸,一振聲蓋代。
    丈人文曲星,譴謫落下界。
    辭源發昆侖,意盡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負文彩。

    460 《五哀詩故尚書虞部員外郎知制誥貶萊州司馬渤》 宋·王禹偁

    文自咸通後,流散不復雅。
    因仍歷五代,秉筆多艷冶。
    高公在紫微,濫觴誘學者。
    自此遂彬彬,不蕩亦不野。

    * 關于歷復的詩詞 描寫歷復的詩詞 帶有歷復的詩詞 包含歷復的古詩詞(7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