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歷處的詩詞(661首)

    601 《賦意未暢復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 宋·戴表元

    我作坐隱辭,客來問我坐隱方。
    開門進客還復坐,為客歷落言其詳。
    隱朝市,我不能沖塵冒暑走遑遑。
    隱江湖,我不能披蓑戴笠操舟航。

    602 《己已登玉峰亭二首》 宋·杜范

    杖藜無事歷危坡,一片清寒鏡面磨。
    極目盡時知水闊,置身高處見秋多。
    此時不著登山屐,到處還成測海螺。
    遙想高人閑物外,故應不與世同波。

    603 《伏蒙賜和復用韻二章拜呈可謂出愧炫媸惟自敘》 宋·杜范

    學道辛勤歷萬艱,精神見性本無還。
    齊眉自可供瓢樂,攜手何須去鹿山。
    謂介謂通非所在,不夷不惠處其間。
    自憐塵俗心獨在,即席摳衣原少閑。

    604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宋·方回

    身歷干戈百戰塵,休官仍似布衣貧。
    每看事有難行處,未見心無不愧人。
    秋稔粥饘猶可繼,夜涼燈火已堪親。
    閉門讀易吾謀決,莫用蓍龜問鬼神。

    605 《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 宋·方回

    霜凈天空心共遠,一縷游絲無可剪。
    欲識人間真道人,眼近紅塵念頭轉。
    歷歷落落一禿翁,取數過多邴曼容。
    從今教子為牧童,豈復敢望銘鼎鐘。
    閒朋冷友時相聚,方寸不無暗合處。
    谷神玄牝要深知,釣竿須拂珊瑚樹。

    606 《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 宋·方回

    死者已無知,生者暫為客。
    三年歸故廬,松竹元自碧。
    屢驚山中人,永臥泉下夕。
    一二老朋友,何處卜兆宅。

    607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608 《聞笛嘆》 宋·方回

    讀書夜倦燈影暗,屋外笛聲何處來。
    鄰翁吹笛意本樂,聞笛如我心何哀。
    如說生離苦,天涯海角無由回。
    又如訴死別,委骨黃壤埋蒿萊。

    609 《醉翁亭圖引為趙達夫作》 宋·方回

    識本色人須本色,臭味論心不論跡。
    青蓮居士浣花老,畫像有人能畫得。
    非陳無己黃魯直,看畫題詩難落筆,醉翁萬代文章伯,中年偶墮滁陽謫。

    610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611 《宿大明寺》 宋·郭印

    歷覽成終日,禪房處處深。
    野僧應怪見,俗客可幽尋。
    煙竹寒垂幄,風松靜鼓琴。
    清談不知寐,明月到天心。

    612 《十月十日陪張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宋·李處權

    漂流劇東南,所歷過所聞。
    始及廬陵郡,俯仰尤不塵。
    朅來未敢忘,事賢友其仁。
    翹翹蕭與李,拔萃而多文。

    613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614 《答緣概師見示草書千字文并名公所贈詩序》 宋·李覯

    佛繇西域漸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
    若顓梵語及胡書,昧者雖從明孰與。
    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結時賢為外助。
    遠公自昔來廬山,夸逞蓮花邀社侶。

    615 《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宋·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簿。
    吳李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馀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馳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616 《讀書燈》 宋·錢時

    讀書燈,明暳暳,溪堂硬度人親送似。
    歷落平生未見書,與汝間關幾半世。

    617 《跋巨然曉意圖》 宋·丘葵

    秋曙已生白,朝暾尚潛紅。
    是時天地氣,正在貞元中。
    千峰雖歷歷,眾樹猶蒙蒙。
    群動又將作,平秩一日東。
    灑然人欲盡,天理將昭融。
    靜窗自展玩,妙處誰能窮。

    618 《同建陽熊退齋游九日山》 宋·丘葵

    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
    云石長掛眼,云何不攀躋。
    攀躋有何求,林木心所約會。
    欣欣豈在目,昔有秦隱君。

    619 《偈頌三十四首》 宋·釋如凈

    過去然燈佛,相牽弄業識。
    現在漏燈盞,光影瞞人眼。
    未來乾紙撚,賊贓無處典。
    咄,髑髏前點破,鼻孔里看見。
    衲僧門下黑漫漫,歷劫不分通一線。

    620 《偈頌十六首》 宋·釋如凈

    靈靈而時時昧,不得月隨流水。
    歷歷而處處混,不得雨逐行云。

    * 關于歷處的詩詞 描寫歷處的詩詞 帶有歷處的詩詞 包含歷處的古詩詞(6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