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歷似的詩詞(395首)

    341 《春從天上來 承御韓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元·王惲

    御。
    事金宣宗天與二帝,歷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宮。
    明年壬辰,鑒輅樂巡,又明年國亡于蔡,韓遂謫石抹子昭,相與流寓許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為汲令,自許迎致淇上者累月。
    一日酒間,談及宮掖故事,感念疇昔,如隔一世而夢鈞天也,不覺泣下,予亦為之欷也。

    342 《陸靄堂求題其遠祖放翁遺像》 近代·陳三立

    陶集沖夷中抗烈,忠義從今欲語誰。
    道家儒家出游俠,放翁孤抱頗似之。
    皆奇男子無分別,可憐垂死望王師。
    歷劫天留團扇面,起扶名教與論詩。

    343 《題劉聚卿枕雷圖》 近代·陳三立

    大小雙忽雷,故事越千祀。
    伐材奉使中,巧制韓滉始。
    變亂散唐宮,歷歷興亡史。
    收玩幾名流,燕庭資嫁女。

    344 《還鄉雜詩》 當代·錢鐘書

    未花梅樹不多山,廊榭沉沉黯舊殷。
    匹似才人增閱歷,少年客氣半除刪。

    345 《伯溫索詩賀令姊夫生朝》 宋·陳藻

    一生開讀度殘年,糾者勞勞與辦錢。
    恰似叢林充化士,歷多世態得真禪。
    忽教衰老親題疏,也且低垂敢自賢。
    隨順卻遭開眼白,屈伸誰識草經玄。

    346 《三弟校尉生日用去臘見壽韻》 宋·項安世

    八千堯歷畀秋春,萬里嵩嵩下甫申。
    兒女只今多似櫛,弟兄他日老于親。
    共夸戲彩隨鳩杖,不羨橫撾倚鳳宸。
    看取天臺游觀主,前銜虛作漢朝臣。

    347 《和劉子野見賀韻》 宋·項安世

    汗青久別如山歷,頭白重分似斗城。
    靜著易林師子貢,共評詩品得鐘嶸。
    忽驚蒙水新衡寵,恍憶巴山舊印榮。
    翠幕紅燈莫相問,風流何似十年情。

    348 《贈黃愉》 宋·項安世

    三命盤中水火煎,五星局上計羅纏。
    天公賦與元如此,歷叟欺諛謂不然。
    一紙向人胡似鏡,平生惟爾直如弦。
    更持居士鹿門去,欲獻何人覓酒錢。

    349 《過大包閣寄夏漕致宏》 宋·張嵲

    積雪天欲晴,山深霧猶擁。
    大包誰締結,架壑一何聳。
    崖傾石路仄,峽束驚波涌。
    垂堂尚何言,顛墜虞接踵。

    350 《再到竹山》 宋·張嵲

    衰草連云鴉亂飛,荒城寂歷澹寒曦。
    屋廬燒盡民居少,只有青山似昔時。

    351 《蒲澗行》 宋·趙汝鐩

    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得,蒲生於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齧。

    352 《八角》 宋·許月卿

    八角亭中天似水,七言城里夜未央。
    主人解榻賢材館,門客避堂上下床。
    籟寂寂時星歷歷,泉涓涓處山蒼蒼。
    主人門客皆觴詠,羽扇綸巾獨篆香。

    353 《邵東曹墮馬傷足次武昌韻》 明·李東陽

    十年雙足躪詞場,我亦憐君墜后傷。
    歷塊敢夸千里俊,乘船翻笑四明狂。
    扶顛老仆空隨路,學仆嬌兒更倚堂。
    應似崔家亭下鷺,獨拳秋雨向寒塘。

    354 《老梅》 宋·艾性夫

    搖落荒村野水涯,貌枯神澤骨槎牙。
    一生知歷幾多雪,絕好只消三兩花。
    萬木尊為諸老行,孤根淡似道人家。
    兒時見汝今頭白,正擬相看度歲華。

    355 《陳行之二年三至寧江嘗有游吳之興而尚不果》 宋·晁公溯

    君如歷塊馬,萬里當霜蹄。
    今為繞枝鵲,終夕未安棲。
    二年三風過,每至醉似泥。
    我貧觴豆薄,飯豆兼羹藜。

    356 《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 宋·晁公溯

    旄頭光垂北風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華清曉巡朔方,咸陽宮殿生荊杞。
    胡兒解鞍留漢土,凝碧池頭日歌舞。
    一朝忽棄洪河南,來歸輿圖丞相府。

    357 《正月三日甲子題》 宋·陳杰

    柳邊梅外試陰晴,清曉誰來鵲滿庭。
    春似久痿才得沾,天如熟醉驟難醒。
    窗含西嶺千秋白,筆轉東皇萬古青。
    又與新年書甲子,階前堯歷第三蓂。

    358 《病后寄鄭自正》 宋·陳宓

    臥病六十朝,尪羸欲顛躓。
    中虛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風邪動感觸,寒熱肆留滯。
    百病果難堪,未免趣醫至。

    359 《漁父辭》 宋·陳普

    神冢作耒耜,伏羲為網罟。
    耒耜之利以教耕,網罟是乃取魚具。
    天啟生涯資生靈,八政以食首為民。
    采山釣水利其利,國家租稅自此征。

    360 《詠史上·田疇》 宋·陳普

    徐元宛似歷山中,義氣從間窄不容。
    不為犬羊殘士類,肯教曹操識盧龍。

    * 關于歷似的詩詞 描寫歷似的詩詞 帶有歷似的詩詞 包含歷似的古詩詞(3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