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卷煙的詩詞(1275首)

    661 《清平樂·畫堂晨起》 唐·李白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
    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662 《水仙子·詠江南》 元·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
    愛殺江南!

    江南寫景抒情

    663 《晚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長。
    自擷溪毛充晚供,短篷風雨宿橫塘。
    湖蓮舊蕩藕新翻,小小荷錢沒漲痕。
    斟酌梅天風浪緊,更從外水種蘆根。

    田園生活寫景食物

    664 《劍器近·夜來雨》 宋·袁去華

    夜來雨。
    賴倩得、東風吹住。
    海棠正妖嬈處。
    且留取。

    寫雨寫景相思

    665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 清·徐燦

    雨窗閑話,嘆浮生何必,是今非昨。
    幾遍青山酬對好,依舊黛眉當閣。
    灑道輪香,潤花杯滿,不似前秋惡。
    繡簾才卷,一樓空翠回薄。

    寫雨西湖山水喜愛

    666 《虞美人·觸簾風送景陽鐘》 五代·顧敻

    觸簾風送景陽鐘,鴛被繡花重。
    曉帷初卷冷煙濃,翠勻粉黛好儀容,思嬌慵。
    起來無語理朝妝,寶匣鏡凝光。
    綠荷相倚滿池塘。
    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揚。

    閨怨女子寫景

    667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宋·朱熹

    納湖
    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

    詠物寫景抒懷壯志難酬隱居生活

    668 《西夏寒食遣興》 明·朱孟德

    春空云淡禁煙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飯煮青精顏固好,杯傳藍尾習能同。
    錦銷文杏枝頭雨,雪卷棠梨樹底風。
    往事慢思魂欲斷,不堪回首賀蘭東。

    寒食節寫景回憶傷懷

    669 《沁園春·十萬瓊枝》 清·陳維崧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
    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嬌偏怯雨,影落西清。
    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

    豪放思國

    670 《黃岡竹樓記》 宋·王禹偁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

    古文觀止詠物抒情

    671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672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673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674 《和吳沖卿元會》 宋·梅堯臣

    千官車馬閶闔來,晝漏始上閶闔開。
    峨峨左右升龍進,昨夜雪飛云作堆。
    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回。
    黃鍾一奏寶扇掩,玳簾卷起香霧排。

    675 《贈陳宗之二首》 宋·葉紹翁

    官河深水綠悠悠,門外梧桐數葉秋。
    中有武林陳學士,吟詩銷遣一生愁。
    十載京塵染布衣,西湖煙雨與心違。
    隨車尚有書千卷,擬向君家賣卻歸。

    67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677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678 《至節即事》 元·馬臻

    天街曉色瑞煙濃,名紙相傳盡賀冬。
    繡幕家家渾不卷,呼盧笑語自從容。

    寫景節日冬至

    679 《七律·到韶山》 現代·毛澤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680 《桃花行》 清·曹雪芹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 關于卷煙的詩詞 描寫卷煙的詩詞 帶有卷煙的詩詞 包含卷煙的古詩詞(12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