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卻霜的詩詞(933首)

    121 《送李長史歸涪州》 唐·張祜

    涪江江上客,歲晚卻還鄉。
    暮過高唐雨,秋經巫峽霜。
    急灘船失次,疊嶂樹無行。
    好為題新什,知君思不常。

    122 《南宮嘆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 唐·張祜

    北陸冰初結,南宮漏更長。
    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
    月隱仙娥艷,風殘夢蝶揚。
    徒悲舊行跡,一夜玉階霜。

    123 《送李長史歸涪州》 唐·張祜

    涪江江上客,歲晚卻還鄉。
    暮過高唐雨,秋經巫峽霜。
    急灘船失次,疊嶂樹無行。
    好為題新什,知君思不常。

    124 《南宮嘆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 唐·張祜

    北陸冰初結,南宮漏更長。
    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
    月隱仙娥艷,風殘夢蝶揚。
    徒悲舊行跡,一夜玉階霜。

    125 《燕臺四首·秋》 唐·李商隱

    月浪沖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
    云屏不動掩孤嚬,西樓一夜風箏急。
    欲織相思花寄遠,終日相思卻相怨。

    126 《寓懷》 唐·李商隱

    彩鸞餐顥氣,威鳳入卿云。
    長養三清境,追隨五帝君。
    煙波遺汲汲,矰繳任云云。
    下界圍黃道,前程合紫氛。

    127 《送新羅人歸本國》 唐·劉得仁

    雞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
    日近國先曙,風吹海不平。
    眼穿鄉井樹,頭白渺瀰程。
    到彼星霜換,唐家語卻生。

    128 《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一作舊山,一作故人)》 唐·趙嘏

    宅邊秋水浸苔磯,日日持竿去不歸。
    楊柳風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飛。
    重嘶匹馬吟紅葉,卻聽疏鐘憶翠微。
    今夜秦城滿樓月,故人相見一沾衣。

    129 《塞下曲二首》 唐·馬戴

    旌旗倒北風,霜霰逐南鴻。
    夜救龍城急,朝焚虜帳空。
    骨銷金鏃在,鬢改玉關中。
    卻想羲軒氏,無人尚戰功。

    130 《津陽門詩》 唐·鄭嵎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進,疲童退問前何為。
    酒家顧客催解裝,案前羅列樽與卮。

    131 《題云夢亭》 唐·崔櫓

    薄煙如夢雨如塵,霜景晴來卻勝春。
    好住池西紅葉樹,何年今日伴何人。

    詠物桃花憐惜抒情

    132 《二辛夷》 唐·李群玉

    狂吟辭舞雙白鶴,霜翎玉羽紛紛落。
    空庭向晚春雨微,卻斂寒香抱瑤萼。

    133 《二辛夷》 唐·李群玉

    狂吟辭舞雙白鶴,霜翎玉羽紛紛落。
    空庭向晚春雨微,卻斂寒香抱瑤萼。

    134 《酬朱侍御望月見寄》 唐·賈島

    他寢此時吾不寢,近秋三五日逢晴。
    相思唯有霜臺月,望盡孤光見卻生。

    135 《送人登第東歸》 唐·劉駕

    學古既到古,反求鑒者難。
    見詩未識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豈無家,終難成故山。
    得失雖由命,世途多險艱。

    136 《旅次滑臺投獻陸侍御》 唐·許棠

    已是鴻來日,堪驚卻背秦。
    天遙三楚樹,路遠兩河人。
    旅夢難歸隱,吟魂不在身。
    霜臺欹冠豸,賴許往來頻。

    137 《三羞詩三首》 唐·皮日休

    吾聞古君子,介介勵其節。
    入門疑儲宮,撫己思鈇鉞。
    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達。
    君臣一殽膳,家國共殘殺。

    中秋節月亮

    138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輕似萍,漾漾出煙郭。
    人聲漸疏曠,天氣忽寥廓。
    伊予愜斯志,有似劀q3瘼。
    遇勝即夷猶,逢幽且淹泊。

    139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輕似萍,漾漾出煙郭。
    人聲漸疏曠,天氣忽寥廓。
    伊予愜斯志,有似劀q3瘼。
    遇勝即夷猶,逢幽且淹泊。

    140 《太湖詩·雨中游包山精舍》 唐·皮日休

    松門亙五里,彩碧高下絢。
    幽人共躋攀,勝事頗清便。
    翣翣林上雨,隱隱湖中電。
    薜帶輕束腰,荷笠低遮面。

    冬天寫景抒情

    * 關于卻霜的詩詞 描寫卻霜的詩詞 帶有卻霜的詩詞 包含卻霜的古詩詞(9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