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卻論的詩詞(539首)
362
《次韻張丞》 宋·陳造
政平民安之,不在書上考。
君看道傍樗,蒼云蔭合抱。
明時話英躔,佳氣指蓬島。
孰知嵌巖幽,乃韞希代寶。
364
《次韻謝陳守伯固》 宋·陳造
投老登龍借齒牙,可能病驥待揮撾。
清篇久矣窺修月,谹論瑯然聽粲花。
小卻御屏書姓字,行當宣室拜亨嘉。
恩章袞袞從天下,濃墨疏行砌亂鴉。
366
《試院和李湛溪韻》 宋·吳泳
呵叱星辰賦遠游,更提水鏡著中流。
讀書有眼月千里,愛士無方春九州。
論及養生渾是道,時因主試卻關愁。
武夷不作逢溪老,亦欲臨風助擊鷗。
367
《凌云》 宋·李新
江匯潀流搖地軸,路窮九頂切彤霄。
半犁好雨田香潤,一簸殘花春寂寥。
土馬未騣愁敗草,仙人得杖厭靈苗。
與公莫論從前事,楚些游魂卻可招。
368
《題月山亭》 宋·李新
山如偃月江如玦,我歌驪駒與公別。
出門大路礲砥平,何得卻言新徑捷。
新徑無人可問迷,荊棘勾衣馬蹄折。
急行先到決不疑,大路知公笑人拙。
369
《題葉子寧林巢》 宋·李彌遜
誰穿空翠開峰房,盡欄寸徑一肘墻。
主人官閑苦避俗,北窗高臥追羲皇。
客來初騎果下馬,側身卻轉花邊廊。
新成桃李礙倚杖,旋徹戶牖留飛觴。
370
《再次韻謝之》 宋·鄧肅
昌黎論佛骨,南行氣亦壯。
賣書請鏤玉,卻起北歸望。
香山最風流,詩酒事夷曠。
那知聞琵琶,淚濺九江浪。
371
《游山》 宋·鄧肅
花柳年來不忍春,出郊聊復寫憂熏。
天因御史欲飛雨,山為文公卻霽云。
寸舌不須論理亂,一犁安得遂耕耘。
憑君且盡杯中物,酒惡花香自在聞。
372
《送成材》 宋·鄧肅
伯夷自甘首陽蕨,商臣不戴周日月。
那知世人冷笑渠,卻言馮道有全節。
紛紛過眼萬飛蚊,何如閉目日飲醇。
議論不從流俗變,吾宗賴有謫仙人。
373
《送游教授》 宋·鄧肅
世事齪齪饑寒語,恩怨嘈然相爾汝。
蠅營狗茍端可憐,不見秋風黃鵠舉。
君看三山夜降神,鐘成人杰超不群。
堂堂勁氣薄霄漢,藐視四海豈無人。
374
《峽州楚塞樓》 宋·馮時行
東南上流蜀之門,領略形勝斯樓存。
岷峨之西江發源,勢如建瓴注平原。
出門頓息波濤喧,五溪七澤相吐吞。
蜿蜒紆余帶城垣,山亦卻立且踞蹲。
375
《寄鄭漁仲》 宋·曹勛
君家谷口藹清節,后裔於今耿冰雪。
高明固已天下聞,卻向山中弄明月。
貫穿諸史極成敗,鼓吹六經方論說。
碧云日暮臨庭柯,緘封肯寄沖煙蘿。
邊頭嗷嗷一雁過,坐想空山霜露多。
376
《和丹客林公》 宋·曹勛
自念老境今枯楊,徒順和輩求藥方。
頗聞大藥性炎燥,如燎于原其中藏。
是非海里石鼎煎,大藥何適求云仙。
但傳鐘呂有妙旨,著在詩曲成華編。
377
《贈靈隱老》 宋·曹勛
一笑相逢語上方,水云蹤跡覺清涼。
未論方丈葛藤話,且喜齋廚蔬筍香。
閑拄瘦筇隨意立,卻愁款段入城忙。
宿山更作他時約,枕簟茶瓜冷不妨。
378
《曉乘大霧訪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鑄,有烈秋陽尚驕倨。
汗流亭午憶凄風,氣應佳辰欣白露。
朝來開窗迷眼界,霧色無邊莽回互。
誰為夜半有力者,竅負群山著何處。
379
《自勝業寺過銓德觀》 宋·胡寅
出岫無心倦即還,悠然信馬望南山。
忽驚蓮社青落合,卻到蓬壺白日閒。
方士內丹論九轉,導師平地設三關。
不知洙泗真消息,誰可相期一解顏。
380
《和楊季恪景疏希白二首》 宋·吳芾
人議居士老來迂,與世依違總不符。
雖似子牟懷魏闕,卻同居易學浮屠。
鋤荒只欲開三徑,適意寧論泛五湖。
胸次更無塵一點,且同高士話虛無。
* 關于卻論的詩詞 描寫卻論的詩詞 帶有卻論的詩詞 包含卻論的古詩詞(5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