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卻笠的詩詞(74首)

    41 《春日》 宋·陸游

    久拋朝幘嬾重彈,華發蕭然二寸冠。
    不恨凄涼侵晚境,猶能語笑向春盤。
    銀杯酒色家家綠,篛笠煙波處處寬。
    一片梅花無復在,卻嫌新暖換余寒。

    42 《蜀僧宗杰來乞詩三日不去作長句送之》 宋·陸游

    看遍東南數十州,寄船卻泝蜀江秋。
    孤云兩角山亡恙,斗米三錢路不憂。
    萬里得詩長揖去,它年挈笠再來不?放翁爛醉尋常事,莫笑黃花插滿頭。

    43 《初離興元》 宋·陸游

    夢里何曾有去來,高城無奈角聲哀。
    連林秋葉吹初盡,滿路寒泥蹋欲開。
    笠澤決歸猶小憩,錦城未到莫輕回。
    炊菰斫膾明年事,卻憶斯游亦壯哉!

    44 《遣悶》 宋·楊萬里

    江樹深春色,村雞薄晚聲。
    雨添青笠重,人減畫船輕。
    遣悶惟須睡,哦詩只強成。
    獨判連日雨,卻惜半朝晴。

    45 《觀小兒戲打春牛》 宋·楊萬里

    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
    黃牛黃蹄白雙角,牧童緣蓑笠青篛。
    今年土脈應雨膏,去年不似今看樂。
    兒聞年登喜不饑,牛聞年登愁不肥。
    麥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復珠盈斗。
    大田耕盡卻耕山,黃牛從此何時閑?

    46 《曉經潘葑》 宋·楊萬里

    油窗著雨光不濕,東風忽轉西風急。
    蓬聲蕭蕭河水澀,牽船不行人卻立。
    雨中蒿師風墮笠,潘葑未到眼先入。
    岸柳垂頭向人揖,一時喚入誠齋集。

    47 《蕈子》 宋·楊萬里

    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
    土膏松暖都滲入,蒸出蕈花團戢戢。
    戴穿落葉忽起立,撥開落葉百數十。
    蠟面黃紫光欲濕,酥莖嬌脆手輕拾。

    48 《雨中入城送趙吉州器之二首》 宋·楊萬里

    村店農忙半不開,入城客子去還來。
    阿耶烏傘兒青笠,賣卻松柴買菜回。

    49 《釣者》 宋·歐陽修

    風牽釣線裊長竿,短笠輕蓑細草間。
    春雨蒙蒙看不見,火煙埋卻面前山。

    50 《秋日江居寫懷(七首)》 明·高啟

    喪亂將家幸得全,客中長恥受人憐。
    妻能守道同王霸,婢不知詩異鄭玄。
    借得種蔬傍舍地,分來灌菊別池泉。
    卻欣遠跡無相問,一棹秋風笠澤邊。
    ¤

    51 《宿囊山懷洪岳二上人》 宋·劉克莊

    憶在山中識二僧,一亡一已拂衣行。
    壁間笠徒名藍掛,寺外松過壽塔生。
    隴月定知今夕恨,澗泉猶咽舊時聲。
    隔房侍者皆新剃,不似閑人卻有情。

    52 《桐廬》 宋·劉克莊

    桐廬道上雪花飛,一客騎驢覓雪詩。
    亦有扁舟蓑笠興,江行卻怕子陵知。

    53 《雪作》 宋·曾幾

    臥聞微霰卻無聲,起看階前又不能。
    一夜紙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
    履穿過我柴門客,笠重歸來竹院僧。
    三白自佳晴亦好,諸山粉黛見層層。

    54 《聶粹寫真求贊》 宋·周必大

    三年監州再攝州,家置繪像爭借留。
    便當紫綬朝冕旒,念我青笠操漁舟。
    攜此鼠目而麞頭,歸來高閣包春秋。
    他年持節尋舊游,卻校形容知似不。

    55 《隋堤寫懷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買符入函谷,歸來柴車仍露宿。
    似聯石室陳圖書,敢累山公為題目。
    蒼梧只覺波浪高,尺澤那知鱗尾禿。
    已將倦翮謝風云,便擬閒身寄松竹。

    56 《禪僧福公寄惠牧牛圖答以問牛歌》 宋·張舜民

    訶訶訶,棲巖老法師,寄我牧牛頌。
    我是人間百歲人,今朝卻作嬰兒弄。

    57 《題李右丞王維畫雪景》 宋·王珪

    微生江第一間身,偶上青云四十春。
    何日扁舟載風雪,卻將蓑笠伴漁人。

    58 《題吳司理子隆兼隱》 宋·陳造

    紳笏視林藪,達人忘異同。
    端知柱下史,卻笑鹿門翁。
    犴獄仍陰德,詩書亦雋功。
    何須笠澤去,煙浪放船篷。

    59 《送演上人》 宋·王灼

    整整袈裟團團笠,覆此短小精悍質。
    誰知意氣解摩云,羞對諸兒戀鄉邑。
    江南蕭寺不知數,據堂說法盡龍虎。
    只應飽取一味禪,斷卻從來巧章句。
    晝短天寒無定程,孤舟尚倚裝齊輕。
    玉泉度歲亦良策,好在沙頭春水生。

    60 《蠻王妻俗呼縣君來黎州錦領烏氈自跨馬而至》 宋·李石

    一自昭君向北遷,花魂千載卻南旋。
    歌聲不動先含笑,粉面無施任自然。
    羞整云鬟多戴笠,欲呈錦袖漫開氈。
    夜來大渡河邊過,青蓋金羈穩上船。

    * 關于卻笠的詩詞 描寫卻笠的詩詞 帶有卻笠的詩詞 包含卻笠的古詩詞(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