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卻數的詩詞(1052首)
621
《次前韻送程六表弟》 宋·蘇軾
君家兄弟真連璧,門十朱輪家萬石。
竹使猶分刺史符,尚方行賜尚書舄。
前年持節發倉廩,到處賣刀收繭栗。
歸來閉口不論功,卻走渡江誰復惜。
623
《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 宋·蘇軾
一篇瀧吏可書紳,莫向長沮更問津。
老去常憂伴新鬼,歸來且喜是陳人。
曾陪令尹蒼髯古,又見郎君白發新。
回首天涯一惆悵,卻登梅嶺望楓宸。
624
《過嶺寄子由》 宋·蘇軾
投章獻策謾多談,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數行清淚嶺云南。
光榮歸佩呈佳瑞,瘴癘幽居弄晚嵐。
從此西風瘐梅謝,卻迎誰與馬毿毿。
625
《贈善相程杰》 宋·蘇軾
心傳異學不謀身,自要清時閱搢紳。
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書中苦覓元非訣,醉里微言卻近真。
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626
《表弟程德孺生日》 宋·蘇軾
仗下千官散紫庭,微聞小語說蘇程。
長身自昔傳甥舅,壽骨遙知是弟兄。
(予與君皆壽骨貫耳,班列中多指予二人不問而知其為中表也。
)曾活萬人寧望報,(君在楚州,予在杭州,皆遇饑歲,活數萬人。
627
《次韻林子中見寄》 宋·蘇軾
飄零洛社數遺民,詩酒當年困惡賓。
元亮本無適俗韻,孝章要是有名人。
蒜山小隱雖為客,江水西來亦帶岷。
卷卻西湖千頃葑,笑看魚尾更莘莘。
629
《吊李臺卿(并敘)》 宋·蘇軾
李臺卿,字明仲,廬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學強記,罕見其比。
好《左氏》,有《史學考正同異》,多所發明。
知天文律歷,千載之日可坐數也。
632
《和劉貢甫燕集之作》 宋·王安石
馮侯天馬壯不羈,韓侯白鷺下清池。
劉侯羽翰秋欲擊,吳侯葩萼春爭披。
沈侯玉雪照人潔,蕭灑已見江湖姿。
唯予貌丑駭公等,自鏡亦正如蒙倛。
633
《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 宋·王安石
窮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兩見春。
發丹久嗟淹國士,起家初命慰鄉人。
行辭北闕樓臺麗,歸佐南州縣邑新。
班草數行衣上淚,何時杖屨卻相親。
634
《次韻吳仲庶省中畫壁》 宋·王安石
畫史雖非顧虎頭,還能滿壁寫滄洲。
九衢京洛風沙地,一片江湖草樹秋。
行數鯈魚賓共樂,臥看鷗鳥吏方休。
知君定有扁舟意,卻為丹青肯少留。
635
《奉酬楊樂道》 宋·王安石
邂逅聯裾殿閣春,卻愁容易即離群。
相知不必因相識,所得如今過所聞。
近代聲名出廬駱,前朝筆墨數淵云。
與公家世由來事,愧我初無百一分。
636
《送李秘校南歸》 宋·王安石
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饑馬傍沙塵。
久留上國言空當,卻走南州食轉貧。
自作詩書能見志,應知時命不關身。
江湖勝事從今數,肯但悲歌寂寞濱。
637
《集禧觀池上詠野鵝》 宋·王安石
池上野鵝無數好,晴天鏡里雪毰毸。
似憐喧暖鳴相逐,疑戀寬閑去卻回。
京洛塵沙工點污,江湖矰弋飽驚猿。
羽毛的的人難近,嗟此謀身或有才。
639
《李季允侍郎舟中》 宋·戴復古
憶昨楓橋既語離,何期千里又相隨。
太湖不見鴟夷子,秋浦同尋杜牧之。
燈火船窗深夜話,江山客路早冬詩。
人間草木空無數,除卻梅花莫我知。
* 關于卻數的詩詞 描寫卻數的詩詞 帶有卻數的詩詞 包含卻數的古詩詞(10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