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卻復的詩詞(1214首)

    601 《九日邀仲屯田為大水所隔以詩見寄次其韻》 宋·蘇軾

    無復龍山對孟嘉,西來河伯意雄夸。
    霜風可使吹黃帽,(舟人黃帽,土勝水也。
    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鯉魚傳尺素,卻將燕石報瓊華。
    何時得見悲秋老,醉里題詩字半斜。

    602 《錢道人有詩云直須認取主人翁作兩絕戲之》 宋·蘇軾

    首斷故應無斷者,冰銷那復有冰知。
    主人苦苦令儂認,認主人人竟是誰。
    有主還須更有賓,不如無境自無塵。
    只従半夜安心后,失卻當前覺痛人。

    603 《成伯家宴造坐無由輒欲效顰而酒已盡入夜不欲》 宋·蘇軾

    道士令嚴難繼和,僧伽帽小卻空回。
    隔籬不喚鄰翁飲,抱甕須防吏部來。
    ?道士令,悅神樂中所謂離而復合者。
    杜詩云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

    604 《富陽妙庭觀董雙成故宅發地得丹鼎覆以銅盤承》 宋·蘇軾

    鼎在耳二首人去山空鶴不歸,丹亡鼎在世徒悲。
    可憐九轉功成后,卻把飛升乞內芝。
    琉璃擊碎走金丹,無復神光發舊壇。
    時有世人來舐鼎,俗隨雞犬事劉安。

    605 《次韻和王鞏六首》 宋·蘇軾

    平生我亦輕余子,晚歲人誰念此翁。
    巧語屢曾遭薏苡,廋詞聊復托芎藭。
    子還可責同元亮,妻卻差賢勝敬通。
    若問我貧天所賦,不因遷謫始囊空。

    606 《去年秋偶游寶山上方入一小院闃然無人有僧隱》 宋·蘇軾

    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潤還復至其室則死葬數月矣作詩題其壁云師來寶山,一住十五秋。
    讀書常閉戶,客至不舉頭。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憂。
    我初無言說,師亦無對酬。

    607 《再和并答楊次公》 宋·蘇軾

    昆盧海上妙高峰,二老遙知說此翁。
    聊復艤舟尋紫翠,不妨持節散陳紅。
    高懷卻有云門興,好句真傳雪竇風。
    唱我三人無譜曲,馮夷亦合舞幽宮。

    608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宋·蘇軾

    至矣吾三后,功高漢已還。
    復推元祐冠,蓋得永昭全。
    (臣嘗于經筵論奏仁宗皇帝謚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則民畏而不愛;仁而不明,則民愛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幾于仁宗也。

    609 《再和并答楊次公》 宋·蘇軾

    毘盧海上妙高峰,二老遙知說此翁。
    聊復艤舟尋紫翠,不妨持節散陳紅。
    高懷卻有云門興,好句真傅雪竇風。
    唱我三人無譜曲,馮夷亦合舞幽宮。

    610 《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游隨所見輒作數句明日》 宋·蘇軾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曉入千花塢。
    柯丘海棠吾有詩,獨笑深林誰敢侮。
    三杯卯酒人徑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竹間老人不讀書,留我閉門誰教汝。

    611 《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 宋·蘇軾

    我在東坡下,躬耕三畝園。
    君為尚書郎,坐擁百吏繁。
    鳴蛙與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謝十年舊,老死三家村。

    612 《次韻和晁無咎學士相迎》 宋·蘇軾

    少年獨識晁新城,閉門卻掃卷旆旌。
    胸中自有談天口,坐卻秦軍發墨守。
    有子不為謀置錐,虹霓吞吐忘寒饑。
    端如太史牛馬走,嚴徐不敢連尻脽。

    613 《牛口見月》 宋·蘇軾

    掩窗寂已睡,月腳垂孤光。
    披衣起周覽,飛露灑我裳。
    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
    幽懷耿不寐,四顧獨彷徨。

    614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 宋·蘇軾

    土暈銅花蝕秋水,要須悍石相礱砥。
    十年冰蘗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
    歸來詩思轉清激,百丈空潭數魴鯉。
    逝將桂浦擷蘭蓀,不記槐堂收劍履。

    615 《次韻答邦直子由四首》 宋·蘇軾

    簿書顛倒夢魂間,知我疏慵肯見原。
    閑作閉門僧舍冷,病聞吹枕海濤喧。
    忘懷杯酒逢人共,引睡文書信手翻。
    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瞋我卻須吞。

    616 《次前韻送程六表弟》 宋·蘇軾

    君家兄弟真連璧,門十朱輪家萬石。
    竹使猶分刺史符,尚方行賜尚書舄。
    前年持節發倉廩,到處賣刀收繭栗。
    歸來閉口不論功,卻走渡江誰復惜。

    617 《和陶郭主簿二首》 宋·蘇軾

    今日復何日,高槐布初陰。
    良辰非虛名,清和盈我襟。
    孺子卷書坐,誦詩如鼓琴。
    卻去四十年,玉顏如汝今。

    618 《贈陳守道》 宋·蘇軾

    一氣混淪生復生,有形有心即有情。
    共見利欲飲食事,各有爪牙頭角爭。
    爭時怒發霹靂火,險處直在嵌巖坑。
    人偽相加有余怨,天真喪盡無純誠。

    619 《和周正孺墜馬傷手》 宋·蘇軾

    平生學道已神完,豈復兒童私自憐。
    醉墜何曾傷內守,色憂當為念先傳。
    書空漸覺新詩健,把蟹行看樂事全。
    賣卻老驄為酒直,大呼鄉友作新年。

    620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 關于卻復的詩詞 描寫卻復的詩詞 帶有卻復的詩詞 包含卻復的古詩詞(12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