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印行的詩詞(527首)

    241 《瑣窗寒(和巽吾聞鶯)》 宋·劉辰翁

    嫩綠如新,嬌鶯似舊,今吾非故。
    空山過雨,睍完留春春去。
    似尊前曲曲陽關,行人回首江南處。
    漫停云低黯,征衫憔悴,酒痕猶污。

    242 《摸魚兒(答二隱)》 宋·仇遠

    愛青山、去紅塵遠,清清誰似巢許。
    白云窗冷燈花小,夜靜對床聽雨。
    愁不語。
    念錦屋瑤箏,卻伴閑云住。

    回憶友人感慨

    243 《琴調相思引》 宋·仇遠

    鴉墨斜行印粉香。
    倚樓凝望過鴻將。
    寸心天遠,月冷夢浮湘。
    題恨謾留詩葉小,合歡空戀舞衣長。
    舊愁千斛,深淺倩誰量。

    244 《木蘭花慢》 宋·仇遠

    遠鐘消斷夢,又霜信、到紋窗。
    有六曲屏山,四垂斗帳,重錦方床。
    輕寒畫眉尚懶,想留連、一線枕痕香。
    無語因誰悒怏,何心重理絲簧。

    245 《滿江紅》 宋·蔣捷

    一掬鄉心,付杳杳、露莎煙葦。
    來相伴、凄然客影,謝他窮鬼。
    新綠舊紅春又老,少玄老白人生幾。
    況無情、世故蕩摩中,凋英偉。

    246 《水調歌頭(壽劉帥)》 宋·邵懷英

    香襯紫荷陌,和氣滿長沙。
    黃堂庶寢春曉,風軟碧幢遮。
    天遣武夷仙客,來掌元戎金印,千騎擁高牙。
    收了綠林嘯,喜動紫薇花。

    247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仕宦至卿相,富貴好歸鄉。
    高車駟馬,都人夾道共瞻望。
    意氣當年尤盛,榮比昔人衣錦,晝錦以名堂。
    海內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248 《水調歌頭(壽太守黃少卿·)》 宋·葉路鈐

    天啟黃旗運,復見漢黃香。
    名高黃榜,飛黃騰入鴛行。
    文彩蘇黃而上,政事龔黃而右,黃紙選循良。
    黃見眉間色,卿月照黃堂。

    249 《念奴嬌》 宋·趙師律

    鏡天露洗,蕩仁風,滿縣正開桃李。
    無訟堂深晴畫永,簾卷鵝山濃翠。
    吏散棠陰,鳥啼花用,簫鼓弦歌地。
    印封碧蘇,笑談無限清致。

    250 《賀新郎(京學類中後作)》 宋·姚勉

    長嘯山中臥。
    嘆從前、二十年來,因循空過。
    自是惺惺井了了,奈這五行尚左。
    遇好事、許多磨挫。

    251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252 《頤和園詞》 清·王國維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寫景抒情愁苦

    253 《雁兒落兼得勝令》 元·張養浩

    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如今對山水忘名利;往常時趁雞聲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猶然睡。
    往常時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東離;往常時俯仰承極貴,如今逍遙謁故知;往常時狂癡,險犯著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課會風花雪月題。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
    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隱居生活

    254 《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唐·薛昭蘊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不語含嚬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宋詞三百首寫雨女子

    255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256 《送王郎》 宋·黃庭堅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贈君以黟川點漆之墨,送君以陽關墮淚之聲。
    酒澆胸次之磊塊,菊制短世之頹齡。
    墨以傳萬古文章之印,歌以寫一家兄弟之情。

    送別贊美寫人勸慰

    257 《蘇秦以連橫說秦》 先秦·佚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古文觀止故事寫人

    258 《魏公子列傳》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傳記

    259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260 《指南錄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愛國抒情議論

    * 關于印行的詩詞 描寫印行的詩詞 帶有印行的詩詞 包含印行的古詩詞(5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