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印發的詩詞(261首)

    221 《日食罪言》 宋·姚勉

    皇帝十四載,新元紀嘉熙。
    仲冬戊寅朔,午漏方中時。
    朔風震丘壑,猛籟號枯枝。
    黯如商雪天,四野昏垂垂。

    222 《送文甫兄歸番陽二首》 宋·馬廷鸞

    白發蒼顏老弟兄,累年隔闊話情親。
    杭京一訪且千里,盤祖諸孫才九人。
    掃榻少留深雨夜,著鞭又趁早霜晨。
    曾門有衍詩書澤,為計維垣蜜印新。

    223 《過太常寺簿謝公故第》 宋·黎廷瑞

    落日廬阜紫,飛砂湖水黃。
    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層岡。
    丹梯遂寥邈,沈思熱中腸。
    當年扣玉墀,抗疏何慨慷。

    224 《子野雪后寄和卻寄廷玉》 宋·仇遠

    淵明白發滿頭生,肯賦閒情未老成。
    自笑冷官租屋住,每因來使出郊迎。
    橫經空忝先生號,解印仍呼處士名。
    惟有溪干隱君子,知予的的愿歸耕。

    225 《水調歌頭 壽雪齊》 元·王惲

    高齋際晴雪,萬象入遐觀。
    文章在公余事,聞望到歐韓。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發源伊洛,百折障狂瀾。
    歌詠武公志,儆折過銘盤。

    226 《木蘭花慢 十三年平陽秩滿,清明日賦》 元·王惲

    老西山倦客,喜今歲,是歸年。
    笑鏡里衰容,吟邊華發,薄宦流連。
    功名事無有分,且舊鞭、休羨祖生先。
    望里芙蓉大府,夢余禪榻茶煙。

    227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近代·陳三立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228 《偶作》 宋·釋智圓

    急急西落日,浩浩東去波。
    日落波不停,浮生能幾何。
    青云身未上,白發頭已多。
    金印未佩腰,道路成蹉跎。

    229 《榮侄試周》 宋·裘萬頃

    汝生方滿歲,伯發已星星。
    桑苧甘投老,蘭蓀喜向榮。
    席間無一印,帷下有諸經。
    莫學魚兒戲,來年快聚螢。

    230 《仙湖歌》 宋·趙汝鐩

    湖之綠兮如藍,湖之明兮如鏡。
    藍染晴空晚色鮮,鏡照天宇秋毫凈。
    乾坤兩間共開避,魚鳥四時自飛泳。
    炎州著腳苦蒸郁,對此恍入清涼境。

    231 《寄徐子蒼》 宋·劉黻

    洙泗千載孤,師友道已寂。
    柯山風雪間,古韻響金石。
    予生眇云晚,志苦毛發赤。
    大道惟一中,如渴饑飲食。
    智過愚不及,均之失天則,虛舟發真機,戶庭滿春色。
    印之賢圣言,充然乃有得。

    232 《五日次韻》 宋·林景熙

    客鄉吊古重登臨,隔水斜陽鳥語深。
    賜葛尚余唐闕夢,傾葵猶抱楚臣心。
    蒲邊臘釀供華發,楝后春風在綠陰。
    桃印靈符何必佩,乾坤正氣古猶今。

    233 《寄瀘南子止兄》 宋·晁公溯

    二年立王朝,忽然厭承明。
    受詔予印綬,復作江陽行。
    地當周五侯,秩視漢九卿。
    邊清塵不揚,主圣時自平。

    234 《賤和一諸友有祝頌語以五十六字謝之》 宋·陳文蔚

    庸庸不作世間奇,空負生成造化機。
    歲月漫驚多發積,功程殊未進毫微。
    不貪腰下懸金印,且自尊前戲彩衣。
    多謝諸君借輝潤,一朝盈篋盡珠璣。

    235 《又坐隱辭》 宋·戴表元

    快馬疾馳,不如徒步。
    多金善賈,不如躬耕。
    日食八珍,不如強飯。
    封侯萬里,不如還鄉。

    236 《聽孫鏈師琴》 宋·方回

    名畫元不出畫工,善書決不屬書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孫郎,電眸冰齒霜髯張。
    灑埽書室焚古香,信手為吾調宮商。

    237 《送仙居令》 宋·葛紹體

    邑稱仙之居,山水開畫圖。
    著我老仙子,少試胸中書。
    視印秋風前,觀化冬日初。
    琴調待平弦,發稠借輕梳。

    238 《卜居》 宋·郭印

    只憂短發變星星,早葺生涯寄暮齡。
    二頃可能輕相印,一區聊欲著玄經。
    不嫌野水侵扉綠,更喜寒筠繞屋青。
    投紱歸來成底事,要驅龍虎遁天刑。

    239 《蔡元度話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詩次韻》 宋·李復

    應感隨緣各有因,一源真寂自無塵。
    須知此物非他物,能悟前身是后身。
    叔子探環喬木在,房公發石舊書新。
    區中誰是王文度,訂印曾逢竺上人。

    240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 關于印發的詩詞 描寫印發的詩詞 帶有印發的詩詞 包含印發的古詩詞(2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