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知君家住象山麓,日有見聞新耳目。自憐各在天一涯,休譽惟能采鄉曲。卻來一見玉溪頭,已知標致非凡俗。等閑揮翰墨淋浪,惠我新詩不金玉。
虞夏幾百載,繼以周禮樂。洋洋雅頌音,后亡前亦作。井疆貧富均,薄海詠康樂。姬公同圣賢,積累亦不薄。
今年六十二,棄官八年矣。生世業已休,來日凜無幾。孰謂嘗作郡,旦暮窘薪米。少時頗豪宕,晚乃窮如此。
浪說蘇公久已仙,豈知翁自厭馀年。雪堂二客能相從,姓字當時惜不博。
同名同號同桑梓,同住江湖亡彼此。有時同上孤峰巔,有時同下滄溟底。苦同憂,樂同喜,金博金兮水洗水。
宗說般般盡強為,流傳耳口便支離。種田博飯家常事,不是飽參人不知。參飽明知無所求,子房終不貴封侯。忘機歸去同魚鳥,濯足滄浪煙水秋。
行李依吳榜,飄蓬更楚鄉。山川歲云暮,風雨夜何長。此地從兵革,斯民復旱蝗。牙包懷賦粟,久渴望摧漿。
筑室漁村五六年,湖光山色在吟邊。道人不作閑人看,浪說前程博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