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南龕的詩詞(118首)

    61 《宿山心永樂》 明·傅汝舟

    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
    久入名山游,蹊徑頗盡諳。
    始知九曲外,復有南山南。
    森邃更險豁,深篁倚煙嵐。

    62 《鐵泉庵》 明·黎民表

    鐵壁臨千仞,乘危更一探。
    瀑前安茗灶,松杪出花龕。
    鶴憶窺殘帙,猿經伴夜談。
    誰能開丈室,招隱向南山。

    63 《寄沖徹堂(二首)》 明·香嚴和尚

    平居江北與江南,矯首相望歲已三。
    近睹百花開爛漫,遙聞千樹吼毗嵐。
    白云縹渺連青嶂,明月徘徊印碧潭。
    一棹扁舟如會面,燃燈清話薜蘿龕。
    ¤

    64 《寄沖徹堂(二首)》 明·香嚴和尚

    趙州在北睦州南,千里同風意再三。
    揚子渡頭凝晚色,蔣王山上疊春嵐。
    夜深漁火明沙岸,天凈絲綸釣月潭。
    見說年來資福好,何如林下坐松龕。

    65 《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 明·徐賁

    商飆吹秋天如藍,出戶圓月生東南。
    眾星次第斂芒角,獨有桂影垂毿毿。
    澄光無私照應遍,不間污澤兼清潭。
    冰輪軋軋上銀漢,玉龍左右駕兩驂。

    66 《送辰長老住橫山寺》 明·鄭嘉

    紫檀煙凝鶴回翔,清磬泠泠出上方。
    巖畔異花熏講席,澗邊修竹護禪房。
    東林結社蓮初種,南岳分春茗乍香。
    三伏炎蒸應不到,綠蘿風灑石龕涼。

    67 《入峽》 宋·蘇軾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68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宋·蘇軾

    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兩三。
    云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
    我來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懷慚。

    69 《過廬山下》 宋·蘇軾

    亂云欲霾山,勢與飄風南。
    群隮相應和,勇往爭驂驔。
    可憐薈蔚中,時出紫翠嵐。
    雁沒失東嶺,龍騰風西龕。

    70 《過廬山下(并引)》 宋·蘇軾

    予過廬山下,云物騰涌,默有禱焉。
    未午,眾峰凜然,故作是詩。
    亂云欲霾山,勢與飄風南。
    群隮相應和,勇往爭驂驔。

    71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宋·王安石

    西江望士眾長兼,卓犖傳家在一男。
    壯志異時開史牒,妙齡終日對書龕。
    桂堂發策收科選,櫻苑頒詩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試可,小州懷紱果才堪。

    72 《寄成漢卿將軍》 宋·陸游

    燕頷將軍萬里游,溪山好處即遲留。
    頗聞南岳度殘夏,寧憶北平防盛秋?君已飛騰丹換骨,我方衰病雪蒙頭。
    禪龕也有新勛業,百萬魔軍一戰收。

    73 《余慶出游夜歸》 宋·陸游

    杖藜尋勝愜幽情,芒屨如飛病體輕。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
    東溪水落灘聲壯,南嶺云酣雪意成。
    薄暮歸來僧已定,佛龕獨對一燈明。

    74 《錦堂春·話衷腸》 宋·無名氏

    話衷腸。
    悟南柯一夢黃梁。
    破繁華、云龕布素,認宗派、返照回光。
    憑慧劍、揮開愛網,橫藜杖、擊碎塵寰。

    75 《孫主簿惠上黨寺壁胡霈然書墨跡一匣》 宋·梅堯臣

    上黨佛祠何可觀,開元瑞物圖高閣。
    又有長廊古壁上,復是名輩題丹雘。
    當時泥用絲作筋,意欲千載無剝落。
    書奇畫妙了不識,訛傳墨土能治瘧。

    76 《宿山中十首》 宋·劉克莊

    就泉為碓屋,累石作書龕。
    有意耕汾曲,無心起水南。

    77 《口占》 宋·劉克莊

    時有吟哦搔雪鬢,別無主掌擊冰銜。
    寧歸南畝稱三老,怕守東華趁六參。
    跌蕩已將經束閣,跏趺聊與佛同龕。
    向來麈柄高懸起,舊事何人共可談。

    78 《仙游縣》 宋·劉克莊

    不見層崗與複巖,眼中夷曠似江南。
    煙收綠野連青嶂,樹闕朱橋映碧潭。
    丞相無家曾住寺,聘君有字尚留庵。
    荒山數畝如堪買,徑欲誅茆老一龕。

    79 《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 宋·劉克莊

    中年別作惡,大老何以堪。
    我如安昌侯,愛女甚于男。
    念汝明當發,一夕起再三。
    絕憐汝父貧,練裳與蒿簪。

    80 《次韻王堯明郊祀顯相之作》 宋·陳與義

    奏書初不待衡譚,奠璧都南萬玉參。
    黃屋倚霄明半夜,紫壇承明眩諸龕。
    聲喧大呂初終六,影動玄圭陟降三。
    可是天公須羯鼓,已回寒馭作春酣。

    * 關于南龕的詩詞 描寫南龕的詩詞 帶有南龕的詩詞 包含南龕的古詩詞(1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