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心事暗相牽。收拾此燈前。向來行樂匆匆過,到如今、想像依然。蹋月幾番鄰巷,看花長共吟船。
下帷窺圃事多違,到得南園已夕暉。松竹不忙無世態,柳梅相逐見天機。仆便蕭散朝猶睡,鶴慣羈孤晚自歸。如此得閑堪自適,底須危處始知幾。
好著西湖藕似船,青秧綠水正相緣。漫從略彴無人處,喚得嬋娟欲雨天。云意愛隨雙槳動,山光只在短蓬邊。小園暇日頻來往,老竹喬松看歲年。
多少儒衣只假涂,貴來誰肯更觀書。其間或以文爭勝,未見如君識有馀。長把六經為準的,最應三代是權輿。可憐后世名空在,直釣而今豈得魚。
圓嶠方壺共五山,上隨潮往下隨還。二山流落初何在,新喜歸吾幾案間。
初得兩山排闥來,滿期實兀老相陪。忽如雙劍擅飛去,疑是六丁爭取回。
長料負山人不多,眼中今失兩嵯峨。非渠偶有夸娥力,如我太行王屋何。
浙峰既有飛來者,菱石能無取去人。來去儻然均一理,歐公何苦把眉顰。
君今得我玉嶙峋,附搭東艘過七閩。且試挾山超海手,休為負石蹈河人。
僅從乾道歲,重創越王臺。粉榜猶余墨,丹楹已上煤。舊游人欲厭。今日我方來。老范碑無恙,從頭讀一回。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危臺欣突兀,老頭攪颼飗。北客眼生處,南方天盡頭。海槎乘興去,咫尺是瀛洲。
歸心如矢路知弓,坐兀輕車又短篷。百爾動搖山特立,千斯窒礙水旁通。往載火倒西流影,行矣霜回北至風。細數離官到家日,一年強半在途中。
南荒春較早,上朔日常暄。陡地風聲惡,連天海氣昏。夭桃與其媚,旨酒即之溫。摸索吾胸次,熙熙自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