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公有遺坐,高在白云陲。樵子不見識,山僧賞自知。以余為好事,攜手一來窺。竹露閑夜滴,松風清晝吹。從來抱微尚,況復感前規。于此無奇策,蒼生奚以為。
春天閨怨
唐詩三百首悼亡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唐詩三百首寫景
峨峨淮山上,中有隱者棲。不知松檜下,但見虎豹蹊。人群固已遠,樵客入猶迷。且奉子蘭養,應無抱玉啼。
曾向溪南看藝麻,竹杠兜子一肩斜。秧苗尚短仍含谷,荷葉才高已上花。蠶屋柘煙朝焙繭,鵲爐沉火晝薰茶。而今風雨成拋絕,臥聽西園兩部蛙。
名山狎招隱,俗外遠相求。還如倒景望,忽似閬風游。臨崖俯大壑,披霧仰飛流。歲積松方偃,年深椿欲秋。野花開石鏡,云葉掩山樓。何須問方士,此處即瀛洲。
龍尾道邊來一望,香爐峰下去無因。青山舉眼三千里,白發平頭五十人。自笑形骸紆組綬,將何言語掌絲綸。君恩壯健猶難報,況被年年老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