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南華的詩詞(80首)

    21 《追和沈遼贈南華詩》 宋·蘇軾

    善哉彼上人,了知明鏡臺。
    歡然不我厭,肯致遠公材。
    莞爾無心云,胡為出岫來。
    一堂安寂滅,卒歲扃蒼苔。

    22 南華老師示四韻,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宋·蘇軾

    惡業相纏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禪。
    卻著衲衣歸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23 南華道中二首》 宋·楊萬里

    騎吏歡呼不要嗔,二千里外北歸人。
    殷懃自掬曹溪水,凈洗先生面上塵。

    24 《歸自南華詩》 宋·朱翌

    眾綠揚新楚,初晴中薄寒。
    行山無闊步,陟巘有遐觀。
    蕨紫拳猶小,松黃粉漸乾。
    無嫌一馬瘦,徑度兩重灘。

    25 《頃入南華僧仲有詩為次其韻仲欲見予詩集》 宋·朱翌

    促駕難求馬一尋,行纏快走任山深。
    上方首入文公謁,小語能披逸少襟。
    三尺盆池清照影,五更窗月默傳心。
    更煩細看門前水,昔日西流何似今。

    26 《頃入南華僧仲有詩為次其韻仲欲見予詩集》 宋·朱翌

    寺分三集易披尋,藏在名山意亦深。
    但與止茲鸞鳳友,共逃不學馬牛襟。
    年來惟以睡過夏,老去莫令詩嘔心。
    欲見文章須近北,太平風雅盛於今。

    27 《丙寅十月游南華》 宋·朱翌

    五年四轉入曹溪,飛蓋干霄日為低。
    人定忽聞鐘不嗄,飲香休問水流西。
    桄榔子熟旒珠重,荳寇叢深扇羽齊。
    郁郁蒼蒼千嶂里,犯寒猶著一蟬嘶。

    28 《鄧提舉留詩南華予后五日入山次韻》 宋·朱翌

    有句誰知李似陰,好奇仍許杜猶岑。
    后期五日來圯下,面壁九年參少林。
    瘴鬼安能驚鶴眾,地靈何敢著狐任。
    雷車電熾中宵起,看取龍工濟物心。

    29 南華卓錫泉復出》 宋·朱翌

    竹龍銜尾轉山房,飲足寒清滴夜長。
    曾問鞠窮目眢井,為焚安息坐胡床。
    千山從此俱蒙潤,一線才通未可量。
    六月炎方了無暑,誰知世上有清涼。

    30 南華道中詩》 宋·朱翌

    小市荒堤轉,涌泉春水慳。
    頻經石角鋪,不上馬鞍山。
    橋斷沖泥過,松摧塞道艱。
    草鞋牢踏雨,更著一蓑還。

    31 南華具素飯烹茶詩》 宋·朱翌

    頗有客倉卒,初無具咄嗟。
    家貧難辦素,人眾不烹茶。
    此老來修供,茲辰并拜嘉。
    小船橫一笛,風引入荷花。

    32 南華書事詩》 宋·朱翌

    萬木杉從一寸栽,參天次第可推排。
    他年空翠橋邊路,來選承天八柱材。

    33 南華書事詩》 宋·朱翌

    火樹燒春明躑躅,紫羅囊筆綴辛夷。
    花枝照眼蒙清潤,帶雨游山亦自奇。

    34 《戊辰元日到南華詩》 宋·朱翌

    清曉匆匆賀歲歸,又隨微雨渡曹溪。
    禱晴原見五色羽,揭戶方占一日雞。
    沙水半搖新略彴,云煙深護古伽黎。
    曹源激水仍過顙,桃李無言下有蹊。

    35 南華寺五首》 宋·李昴英

    誦經聽得入從門,壁上偷他四偈言。
    畢竟單傳端的處,賣新供母是心源。

    36 南華寺五首》 宋·李昴英

    從前梵說墮虛空,獨有壇經說不同。
    體用圓明皆寶相,一丁不識卻心通。

    37 南華寺五首》 宋·李昴英

    未參五祖已開山,全下全身此地安。
    不是香煙忘故里,衣留孔道要人看。

    38 南華寺五首》 宋·李昴英

    清者何曾飲盜泉,僧盂底飯逆巢田。
    此疑欲問師無語,風撼長松嘯半天。

    39 《送南華張主簿改承縣》 唐·徐鉉

    適去莊生邑,還臨孔父鄉。
    仍聞舊隱處,近在武夷傍。
    道氣年長度,儒風日以光。
    何時看解組,歸去事仙方。

    40 《簡張槃齋以國朝四君子文易南華經》 宋·劉宰

    我宋百年間,人物兩漢上。
    堂堂司馬公,奧學邁舒同。
    廬陵祖韓孟,首以六經唱。
    升堂子曾子,功亦孟氏抗。

    * 關于南華的詩詞 描寫南華的詩詞 帶有南華的詩詞 包含南華的古詩詞(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