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南北枝的詩詞(721首)

    21 《開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還鄉寓居城南十二月》 宋·汪莘

    每恨投南鵲,尤憐向北枝。
    雖蒙今士笑,恐有后人思。
    運火解朝凍,咽津棄夜饑。
    不來溪上住,那得雪中詩。

    22 《題慧二梅圖》 宋·徐照

    水波上頭竹枝下,隙月斜穿雪輕酒。
    東君只付一家春,俗眼自分宮與野。
    從來詩子多好奇,寒暖又別南北枝
    山翁酒醉不復語,窮驢破帽松風吹。

    23 《梅花》 宋·仇遠

    為怕緇塵染素衣,凍痕封蕊放春遲。
    月來忽送闌干影,春到不分南北枝
    啼夢翠禽依樹宿,斷魂玉笛隔花吹。
    任他萬片隨風去,須有青青呀底時。

    24 《北園會客不飲》 宋·曾鞏

    畫橋南北水西東,高下花枝綠間紅。
    殢得春風人盡醉,獨醒誰似白頭翁。

    25 《和顏北城梅花韻》 宋·丘葵

    白發寒叢裹,疏枝的爍明。
    風霜半夜后,南北一時晴。
    冷淡吟邊景,啁嘈夢裹聲。
    園中幾許樹,獨汝最關情。

    26 《大庾北崖梅晚發》 宋·曾豐

    中州梅較晚,大庾合先之。
    已似得南氣,不應留北枝。
    天工新坐懶,春事故教遲。
    蜂蝶若知道,恬然不怨時。

    27 《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南北省會于左掖因而有詠》 唐·權德輿

    伯仲盡時賢,平輿與潁川。
    桂枝嘗遍折,棣萼更相鮮。
    丹地晨趨并,黃扉夕拜聯。
    豈如分侍從,來就鳳池邊。

    28 《楊柳枝詞》 唐·崔道融

    霧撚煙搓一索春,年年長似染來新。
    應須喚作風流線,系得東西南北人。

    29 《滿江紅》 宋·吳潛

    “對一川平野,數間茅屋”九字分韻,以餞行色,蓋反騷也。
    余得對字,就賦。
    把手西園,有山色、波光相對。
    金馬客,明朝飛棹,水肥帆駛。

    悼亡悲痛相思孤寂

    30 《梅林分韻得作字》 宋·呂商隱

    一樹知獨秀,十里方出郭。
    江流浩清冷,露氣凝凄薄。
    胡為此行色,疲馬外踴躍。
    玄冥正擅令,植物困搖落。

    31 《句》 宋·王曙

    千山送客東西路,一樹照人南北枝

    32 《落梅》 明·潘德元

    一從風信過元宵,南北枝頭并寂寥。
    人有新妝江燕在,樹無殘怨粉痕消。
    難憑驛使傳千里,忍使春波渡六橋。
    總有逋仙詩百首,香魂狼籍不堪招。

    33 《再題瓶中梅花》 宋·范成大

    園林籬落凍芳塵,南北枝間玉蕊皴。
    風袂挽香雖淡薄,月窗橫影已精神。
    雪霜春事年年晚,今古詩情日日新。
    鐵石如翁猶索句,真成嚼蠟對橫陳。

    34 《春日雜題》 宋·陸游

    梅花三十本,圍以疏竹籬,入春甫十日,開遍南北枝
    少年輕節物,老大復苦衰,坐見零落盡,一杯初未持。

    35 《送乘叔羽寺丞持節淮東二首》 宋·楊萬里

    呼酒東西玉,探梅南北枝
    相逢長不款,此別有余思。
    古道寒如水,吾儕鬢已絲。
    一生商略此,更待贈臨歧。

    36 《送同年張孝孫勾簿潁陰》 宋·宋祁

    雪序繁云掠苑回,行人此地一銜杯。
    東西溝上歌流水,南北枝頭怨贈梅。
    綿竹誦篇沈秘幄,堵坡題字晦輕埃。
    莫辭縣枳淹鸞翮,密啟天官佇薦才。

    37 《雪里尋梅》 宋·宋祁

    雪里逢梅近臘時,梅姿雪態兩相宜。
    羨君此處留清賞,看遍溪頭南北枝

    38 《次韻蔡學士梅詩》 宋·劉子翚

    梅梢破白香清切,清雨含春不成雪。
    瑤池仿佛萬妃游,縞裙練帨何鮮潔。
    凌晨燦爛忽驚眼,客中又過嘉平月。
    年年見梅非昔地,海角尋芳更愁絕。

    39 《千葉梅》 宋·李石

    接花莫接南北枝,姑射仙人冰雪肌。
    一塵不食自然瘦,紅紅紫紫糠籺肥。

    40 《送潘端叔》 宋·趙蕃

    長沙送我枉君辭,懷玉逢君動我詩。
    不是固違良友戒,舍渠寧慰遠游悲。
    雁來海角平安訊,春到湖邊南北枝
    儻憶平生故人否,衡門之下有棲遲。

    * 關于南北枝的詩詞 描寫南北枝的詩詞 帶有南北枝的詩詞 包含南北枝的古詩詞(7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