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有遺音,衣冠落東南。典午賴群賢,歷年百有三。吾聞運甓人,功與王謝參。晦儉佐宋齊,賣國爾乃甘。陶氏獨有孫,饑死終無慚。
今日見此山,明日見此山。有時或不見,乃在云霧間。世事亦如此,反覆多阻艱。陰晦待其晴,山色終當還。俗誚勿與競,誓死保此間。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
古人不復見,俗學尚穿鑿。時花亦可觀,潢潦終易涸。暮年識吾子,志與流輩各。入道窮根源,高情轉寥廓。
蹤跡何拘似白云,不專丘壑避紅塵。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釣魚皆渭濱。無礙滯心寧擇地,有幽閑處便容身。一筇忽入青山去,豈是終南捷徑人。
鏡山欲相訪,馬首已之樂。常日對衿佩,此行如燕鴻。將歸逢所與,有約竟成空。若到齋中日,為予傳主翁。
相逢海上不須歸,兩鳥天教一處飛。何必盤中為子所,茍堪釣處是吾磯。主人合讓泉邊屋,吟友來敲月下扉。聞道山陽曾好隱,此回休道孟光非。
新生白額眼光搖,肯向南山戀舊巢。背蹭西風行一轉,人驚不過虎溪橋。
志在千尋上,根蟠十里間。不除當路樹,為作對門山。田近龍常見,枝低鶻可攀。向來戎馬入,世故涉艱難。
買宅猶難況買隣,一區判與九衢親。那知萬壑千巖性,不受高車駟馬塵。
寧開白眼視公卿,不要公卿眼借青。爭利爭名醒處看,讀詩讀禮醉時聽。
姓名不欲樂人間,籍甚公卿舉似君。李白猶將奴力士,薛宣豈敢吏朱云。
客來草草治杯盤,道與家人勿憚煩。但要陶泓毛潁在,未為無以遺兒孫。
西清人表表,南澗跡陳陳。麟筆可無托,雁行猶有人。姓名知子舊,聞見與吾新。自分寧攻苦,相期勿搞塵。
白露一旬后,秋分三日前。幕中余暇日,城上肆華筵。卓立參天木,橫陳撲地煙。主人非獨答,客筆不如椽。
山鄉仍水國,玉露更金風。置印龜{左冉右龜}上,揚鞭馬首東。勤渠蓮幕客,款曲繡衣翁。言我坐詩累,至今依舊窮。
屈指江山好,南中古晉康。龍潛開王氣,燕寢貯清香。恩數優新守,君王奉太皇。政成歸奏最,小陸亦為郎。
郡有宣公集,焚香手自繙。要酬民所望,須踐祖之言。牛豈嫌途坦,魚那厭水渾。不將漁廢牧,亦足報君恩。
叔侄嶺南邊,熊車相后先。同時持紫橐,指日復青氈。契分膠投漆,離情雨帶煙。吾窮公富貴,勿廢往來箋。
轉徒廬陵邂逅間,青燈相照稔相看。那知文社春隨冷,未放交盟血便寒。腰強豈猶便斂板,手閒何不試彈冠。山巖倘久奇文塞,我辦工夫續子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