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卑隱的詩詞(104首)

    21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縣閑居)》 唐·姚合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22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唐·李商隱

    年鬢日堪悲,衡茅益自嗤。
    攻文枯若木,處世鈍如錘。
    敢忘垂堂戒,寧將暗室欺。
    懸頭曾苦學,折臂反成醫。

    23 《河出榮光》 唐·張良器

    引派昆山峻,朝宗海路長。
    千齡逢圣主,五色瑞榮光。
    隱映浮中國,晶明助太陽。
    坤維連浩漫,天漢接微茫。

    邊塞

    24 《公齋四詠·小桂》 唐·皮日休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
    欻從山之幽,劚斷云根移。
    勁挺隱珪質,盤珊緹油姿。
    葉彩碧髓融,花狀白毫蕤。

    25 《公齋四詠·小桂》 唐·皮日休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
    欻從山之幽,劚斷云根移。
    勁挺隱珪質,盤珊緹油姿。
    葉彩碧髓融,花狀白毫蕤。

    26 《即事九首》 唐·司空圖

    宿雨川原霽,憑高景物新。
    陂痕侵牧馬,云影帶耕人。
    十年深隱地,一雨太平心。
    匣澀休看劍,窗明復上琴。

    27 《自詠十韻》 唐·徐夤

    只合滄洲釣與耕,忽依螢燭愧功成。
    未游宦路叨卑宦,才到名場得大名。
    梁苑二年陪眾客,溫陵十載佐雙旌。

    28 《涂山懷古》 唐·陳陶

    落拓書劍晚,清秋鷹正籠。
    涂山間來上,敬愛如登龍。
    覽古覺神王,翛然天地空。
    東南更何有,一醉先王風。

    29 《成相雜辭》 先秦·佚名

    請成相。
    世之殃。
    愚暗愚暗墮賢良。
    人主無賢。

    詩經祭祀樂歌

    30 《洞簫賦》 兩漢·王褒

    原夫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
    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嵚巋崎,倚巇迤,誠可悲乎其不安也。
    彌望儻莽,聯延曠蕩,又足樂乎其敞閑也。

    辭賦精選音樂

    31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2 《詠懷八十二首》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抒情

    33 《春王正月》 先秦·公羊高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歲之始也。
    王者孰謂?謂文王也。
    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

    古文觀止

    34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35 《爭臣論》 唐·韓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36 《箕子碑》 唐·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
    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經之旨,尤殷勤焉。
    當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圣人之言無所用。
    進死以并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

    古文觀止碑文贊頌寫人

    37 《大招》 先秦·屈原

    青春受謝,白日昭只。
    春氣奮發,萬物遽只。
    冥凌浹行,魂無逃只。
    魂魄歸來!無遠遙只。

    楚辭

    38 《哀時命》 先秦·莊忌

    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時!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與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屬詩。
    夜炯炯而不寐兮,懷隱憂而歷茲。

    楚辭

    39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40 《子虛賦》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

    諷諫

    * 關于卑隱的詩詞 描寫卑隱的詩詞 帶有卑隱的詩詞 包含卑隱的古詩詞(1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