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華顛的詩詞(466首)

    141 《九日陪兩制諸公燕趙氏園亭》 宋·強至

    筋力追歡勝去年,不應吹帽愧華顛
    壯心未折秋風里,笑口頻開晚照邊。
    學士帶欺黃菊爛,侍臣綬奪紫萸鮮。
    自憐蹭蹬諸公后,一醉猶能賦此筵。

    142 《同坰寄黃濟川五首》 宋·吳則禮

    甘作華顛老,聊尋潁上梅。
    長須喚舟楫,赤腳洗尊罍。
    白日要可挽,清香不受摧。
    若為教騕褭,載得阿川來。

    143 《過歐陽元老草堂》 宋·吳則禮

    知子廊廟器,誅茅楚江邊。
    緬懷靖節意,心遠地自偏。
    綠發走關塞,蹭蹬成華顛
    老益抱孤操,冥鴻正翩翩。

    144 《寄章茂深郎中二首》 宋·陳造

    州麾郎省未華顛,解組歸來作地仙。
    杖屨良多閑日月,亭臺仍占好林泉。
    青奴白牯冰壺里,墮絮漂花醉眼前。
    政用著書傳我輩,未須緘口縛枯禪。

    145 《贈王仲和架閣》 宋·陳造

    朱樓窗霏楊柳煙,樓中香霧浮龍涎。
    眩旋客眼錦繡筵,鬧花打圍妖且妍。
    小蓓稚萼紅玉鮮,酒行急管雜繁弦。
    羯鼓催開褭風蓮,橫笛未放蟻鼉眠。

    146 《九日登樓》 宋·陳造

    縣曹逢節猶忙迫,陰雨乘秋每接連。
    九日歡娛異前日,幾年晴霽有今年。
    湖山入座褰珠箔,萸菊挼香薦玉船。
    帽委西風判一醉,故人應未笑華顛

    147 《賦半齋送張清卿分教嘉定》 宋·吳泳

    斗城將軍半段鑰,漢宮美人半額妝。
    碧眼禪僧坐空室,花雨半床云半窗。
    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間不界難為人。
    卓哉圣人門,猶惜二三子。

    148 《奉酬應物》 宋·陳師道

    論世闕真是,憎好成愚賢。
    眾手挽跛牂,擬度驊騮前。
    與子早相好,於今不知年。
    似從欲著帽,憂喜同華顛

    149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150 《和高路分見贈二首》 宋·曹勛

    行年以禮古猶今,況已華顛雪滿簪。
    五子政須俱治產,兩疏寧復較揮金。
    稍攄云水安閑計,得展江湖漫浪心。
    一笑相逢慰岑寂,更煩擊節發清吟。

    151 《和鮑仲山武靈巖寺》 宋·曹勛

    十年塵土換華顛,一踏山根覺渙然。
    下界和江朝勝地,上方大士隱非煙。
    覽輝已見翔威鳳,倚伏何堪照細泉。
    暫得詮心適佳處,試拋馬箠問枯禪。

    152 《酬許察院》 宋·曹勛

    十載天涯客路身,不知何處是通津。
    華顛久已從公道,青眼遙思有故人。
    壯節未隨塵土變,窮愁專與歲時新。
    鄒枚正此游梁倦,引手毋令浪苦辛。

    153 《病起有感》 宋·曹勛

    老去心情在一廛,是中憂樂稱華顛
    因知不悮三三句,空近偷安九九年。
    生死去來渾付夢,火風煎迫諒非堅。
    第知一裰安排了,任我朝昏且信緣。

    154 《紹興壬子六月先公再被掖垣之命某時侍行自清》 宋·胡寅

    云歸龍澤寺,風引墨池船。
    誰識行藏妙,空驚歲序遷。
    從行矜壯齒,撫事嘆華顛
    約略人間世,耆僧亦憮然。

    155 《龔漕見示游山唱和詩卷用其首章和二篇》 宋·吳芾

    塵埃終日滿華顛,忽見新詩墮我前。
    溢目眾篇雖杰出,驚人逸思獨飄然。
    秀如松檜枝枝老,好似珠璣顆顆圓。
    自此得聞清廟瑟,懶從灘上聽師涓。

    156 《和陳天予卜居二首》 宋·吳芾

    夫子有直氣,聲名重如山。
    上書遭放逐,去國知幾年。
    傷弓念投林,失水思潛淵。
    但期歸里社,問舍仍求田。

    157 《余以庚寅十月十日抵敝廬今恰三年感而有作偶》 宋·吳芾

    何處風煙似我園,且將蕭散樂余年。
    向來已不憂三黜,老去誰能羨九遷。
    門外往還惟白足,里中游舊盡華顛
    竹林已是幽棲地,只恐風流愧七賢。

    158 《和友人》 宋·王之望

    坐閱江城歲月遷,心勞政拙豈能賢。
    昔游泉石迷尋訪,故里風煙喜接連。
    聊假頒宣行素學,敢將遲暮嘆華顛
    他年良史徵佳什,會入西京循吏篇。

    159 《送李閬州二首》 宋·李流謙

    耳熟才名四十年,憂民憂國兩華顛
    不妨銅竹仍三剖,要是金門竟九遷。
    連歲爐錘專造化,諸生岐路托飛騫。
    余丹乞與閒雞犬,亦許身隨絳闕仟。

    160 《同官游赤松二首》 宋·姜特立

    山輿翠蓋出華顛,白氈衣衫皂作緣。
    我輩自應三洞主,傍人喚作五通仙。

    * 關于華顛的詩詞 描寫華顛的詩詞 帶有華顛的詩詞 包含華顛的古詩詞(4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