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節的詩詞(1356首)
781
《騰陽元夕》 明·朱應登
殊方節序漫相親,又見春燈照眼新。
秦苑煙花三輔夢,梁州風俗隔年身。
千門宛轉迎華月,九陌逶迤起暗塵。
淮海路迷何所處,孤城深鎖獨愁人。
782
《綠竹引賜都督孫忠》 明·朱瞻基
薊門八月霜華濃,何時種竹能成叢。
鳳城之陽禁苑東,瑯玕萬樹凌青空。
光搖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頂上松。
祥飚拂拂來天上,鳴金戛玉聲玲瓏。
787
《題李伯時淵明東籬圖》 宋·蘇軾
彼哉嵇阮曹,終以明自膏。
靖節固昭曠,歸來侶蓬蒿。
新霜著疏柳,大風起江濤。
東籬理黃華,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壺至,徑醉還游遨。
悠然見南山,意與秋氣高。
790
《蘇潛圣挽詞》 宋·蘇軾
妙齡馳譽百夫雄,晚節忘懷大隱中。
悃愊無華真漢吏,文章爾雅稱吾宗。
趨時肯負平生志,有子還應不死同。
惟我閑思十年事,數行老淚寄西風。
791
《代書答梁先》 宋·蘇軾
此身與世真悠悠,蒼顏華發誰汝留。
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
魯人豈獨不知丘,蹸藉夫子無罪尤。
異哉梁子清而修,不遠千里従我游。
792
《哭刁景純》 宋·蘇軾
讀書想前輩,每恨生不早。
紛紛少年場,猶得見此老。
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
直従毫末中,自養到合抱。
795
《鐵拄杖(并敘)》 宋·蘇軾
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
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柳云得之浙中,相傳王審知以遺錢镠,镠以賜一僧。
柳偶得之以遺余,作此詩謝之。
796
《石竹花》 宋·王安石
退公詩酒樂華年,欲取幽芳近綺筵。
種玉亂抽青節瘦,刻繒輕染絳花圓。
風霜不放飄零早,雨露應從愛惜偏。
已向美人衣上繡,更留佳客賦嬋娟。
* 關于華節的詩詞 描寫華節的詩詞 帶有華節的詩詞 包含華節的古詩詞(13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