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華端的詩詞(837首)

    81 《端午》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薰風自南至。
    試為問大鈞,舉杯三酹地。
    田文當日生,屈原當日死。
    生為薛城君,死作汨羅鬼。

    82 《翠玉樓和胡端逸韻》 宋·文天祥

    客影魚千里,年華柳十圍。
    白云棲石密,黃鵠出煙微。
    江少秋風老,湖山晚日暉。
    郁孤臺上望,野闊犢初肥。

    83 《代人上潁川韓端明生日》 宋·張耒

    實歷休明運,金貂將相門。
    產材皆巨植,流慶出深源。
    世仰風規舊,公膺戩谷繁。
    人間見麟鳳,天路引鵬鯤。

    84 《贈別李端叔》 宋·黃庭堅

    我觀江南山,如目不受垢。
    憶食江南薇,子獨于我厚。
    在北思江山,如懷冰雪顏。
    千峰上云雨,岑絕何由攀。

    85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七夫人合五首》 宋·歐陽修

    鳴蜩驚早夏,◇草及良辰。
    共薦菖華酒,君王壽萬春。

    86 《鷓鴣天·太華峰頭十丈蓮》 宋·無名氏

    太華峰頭十丈蓮。
    春風種種錦城邊。
    只緣仙馭來人世,要作鰲頭看上元。
    添寶篆,注金船,曲眉環繞侍歌筵。
    呼童快秣朝天馬,後夜端門月正圓。

    87 《丁端公北使》 宋·梅堯臣

    出聘天王使,來乘御史驄。
    馳車看燕婦,貂扇御胡風。
    俗與華人似,言從左衽通。
    罽庭觀拜舞,不以未央中。

    88 《送端式歸漳州》 宋·梅堯臣

    來居天王都,常夢苦竹溪。
    乃識高僧趣,不為利物迷。
    海燕乘華屋,區區竟銜泥。
    安知矯翼鷗,豈類斷尾雞。
    性同而質殊,何必莊指齊。

    89 《趙妹自咸陽寄華州石縫山芋來作絕句二首》 宋·晁說之

    華州石縫無端芋,同谷齋中有恨翁。
    卯詩調來家法在,蹔時不哭此途窮。

    90 《端嘉雜詩二十首》 宋·劉克莊

    鞠躬解作華人語,辮發來持虜帳書。
    只合索绹牽畜狗,不煩伐鼓享鶢鶋。

    91 《端嘉雜詩二十首》 宋·劉克莊

    擁旄佩印各榮華,已貴無官可復加。
    若不掃門丞相府,必曾養馬侍中家。

    92 《送饒司理端學》 宋·劉克莊

    一郡夸饒掾,才名果不虛。
    忽聞歸去勇,極恨往還疏。
    囚戴公平德,奴擔性理書。
    京華逢友舊,為說閉門居。

    93 《許公華遺潘衡墨云其女所造也》 宋·曾幾

    潘公之墨東坡訣,只今有女能傳業。
    許郎來自大江西,手探玄圭出箱篋。
    磨挲熟視家風在,款識明明筆奇絕。
    見渠顏面得渠心,湛如瞳子堅如鐵。

    94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再興炎祚撫華戎,成就南訛長養功。
    仁似薰風來不斷,壽如午景恰當中。

    95 《端午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令節傳千古,休祥屬圣時。
    炎圖如日永,赫赫照華夷。

    96 《端午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暑衣先進圣皇宮,時服分頒百執同。
    惟有清躬衣浣濯,更令蠶織被華戎。

    97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 宋·洪咨夔

    冰天寒色餞,暘谷霽華賓。
    生意乾坤滿,宸襟一點春。

    98 《端午述懷》 宋·白玉蟾

    方瀛山上風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鎖寒葉暝。
    滿天白露點蒼苔,蛙市一散萬籟靜。

    99 《青華吟》 宋·白玉蟾

    羅浮山中春晝長,風吹蘭花滿面香。
    博山香斷一欹枕,飛神直到玉帝旁。
    火鈴將軍同直舍,忽覺羽衣驚羽駕。
    三千神女笑回眸,整裾端簡龍墀下。

    100 《和君實端明花庵二首》 宋·邵雍

    不用丹楹刻桷為,重重自有翠陰垂。
    后人繼取天真意,種蒔增華非所宜。

    * 關于華端的詩詞 描寫華端的詩詞 帶有華端的詩詞 包含華端的古詩詞(8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