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臺宵漏竭,青門曙鼓通。輕霞照復道,徐吹轉相風。玉鸞光萬騎,金輿郁五戎。鳴笳猶度闕,清蹕尚喧宮。
六街晴色動秋光,雨霽憑高只易傷。一曲晚煙浮渭水,半橋斜日照咸陽。休將世路悲塵事,莫指云山認故鄉。回首漢宮樓閣暮,數聲鐘鼓自微茫。
危閣臨流,渺滄波萬頃,涌出冰輪。星河淡淡,天衢迥絕纖塵。瓊樓玉館,遍人間、水月精神。□□□,清江瘴海,乘流處處分身。
茂陵仙客,算真是、天與雄才宏略。獵取天驕馳衛霍,如使鷹鹯驅雀。鏖戰皋蘭,犁庭龍磧,飲至行勛爵。中華疆盛,坐令夷狄衰弱。
古詩三百首春天哲理思鄉
歸來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獨立瞰長淮。誰棹扁舟一葉、趁潮來。洞庭湖上銀濤觀。憶我煙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國十年華發、欲星星。
浪跡人間。喜聞猿楚峽,學劍秦川。虛舟泛然不系,萬里江天。朱顏綠鬢,作紅塵、無事神仙。
漢鑄九金神鼎,隋書小字蓮經。剛風劫火轉青冥。護守應煩仙圣。昨夢歸來帝所,今朝壽我親庭。只將此寶伴長生。談笑中原底定。
集句
橫笛吹梅,記南樓夜月,疏蕊纖枝。香塵軟紅自暖,不怕寒欺。人歸夢悄,悵憑闌、密約深期。身漸老,風流縱在,逢花那似當時。
漢節東南,看駟馬、光華周道。須信是、七閩還有,福星來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陰不動秋光好。問不知、何處著君侯,蓬萊島。
曉來膏雨,報一犁豐信,幾枝嬌色。岸草河沙明似鏡,不到塵埃花陌。急管繁弦,香車寶勒,正阻尋春客。東風特起,半空微露晴碧。
河漢澈,碧霄晴。九華仙子以凡塵。涼夜山頭吹玉笛,纖云卷盡月分明。
古詩三百首思鄉
春色平分,甚偏他楊柳,分外風流。夭桃自適其適,一笑還休。可憐仙李,對東風、卻少溫柔。爭奈得、海棠妝點,向人渾不知羞。
女子惜春
南極仙翁,占太微元蓋,洞府為家。身騎若木倒景,手弄青霞。芙蓉飛旆。映一川、新綠平沙。
青女初晴,向丑梢枯干,幻出妍姿。休煩苑吏翦彩,別有神司。東皇太乙,敕瑤姬、淡傅胭脂。還似得、華清湯暖,薄綃半卸冰肌。
此老先生,尚不留東閣,肯博西涼。我儂爭取,來近思曠之旁。朱顏未改,絕勝如、蔡義張蒼。元自有,安丹灶地,何須求白云鄉。
吉語西來,已袞歸行闕,冊拜頭廳。唐家豈可,一日輕去玄齡。洛英蜀客,老成人、幾半朝廷。但客取,三邊無警,活他百萬生靈。
香深霧暖。正人在、錦瑟華年深院。舊日漢宮,分得紅蘭滋吳苑。臨池羞落梅花片。
日軟風柔,望暖江連島,晴綠平川。尋芳拾蕊,勝伴陌上鮮妍。玉驄歸路,記青門、曾墮吟鞭。人去后,庭花弄影,一簾香月娟娟。
麥秀連云,桑枝重綠,史君佳政流傳。鳳銜丹詔,來自九重天。千里歡騰祖帳,棠陰外、多少攀轅。津亭路,紞如五鼓,難駐鄧侯船。
雪月兩相映,水石互悲鳴。不知巖上枯木,今夜若為情。應見塵土膠擾,便道山間空曠,與么了平生。與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寒食節風俗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