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華妙的詩詞(748首)

    81 《龍門旬宴得月字韻》 唐·張九齡

    恩華逐芳歲,形勝兼韶月。
    中席傍魚潭,前山倚龍闕。
    花迎妙妓至,鳥避仙舟發。
    宴賞良在茲,再來情不歇。

    82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 唐·楊炯

    甲乙遇災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氣七重懸。
    赤縣空無主,蒼生欲問天。
    龜龍開寶命,云火昭靈慶。

    83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 唐·楊炯

    甲乙遇災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氣七重懸。
    赤縣空無主,蒼生欲問天。
    龜龍開寶命,云火昭靈慶。

    84 《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 唐·宋之問

    仲春辭國門,畏途橫萬里。
    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吳汜。
    嚴程無休隙,日夜涉風水。
    昔聞垂堂言,將誡千金子。

    詠物梅花

    85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86 《贈趙公》 唐·張說

    湘東股肱守,心與帝鄉期。
    舟楫中途蹇,風波復來思。
    嘉我常聯翼,金貂侍玉墀。
    跡參前馬圣,名綴鬻熊師。

    87 《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 唐·張說

    囷輪江上山,近在華容縣。
    常涉巴丘首,天晴遙可見。
    佳游屢前諾,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歡言臨道便。

    88 《五君詠五首·趙耿公彥昭》 唐·張說

    耿公山岳秀,才杰心亦妙。
    鷙鳥峻標立,哀玉扣清調。
    協贊休明啟,恩華日月照。
    何意瑤臺云,風吹落江徼。
    湘流下潯陽,灑淚一投吊。

    89 《古意》 唐·吳少微

    洛陽芳樹向春開,洛陽女兒平旦來。
    流車走馬紛相催,折芳瑤華向曲臺。
    曲臺自有千萬行,重花累葉間垂楊。

    90 《同工部李侍郎適訪司馬子微》 唐·沈佺期

    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云藻。
    上言華頂事,中問長生道。
    華頂居最高,大壑朝陽早。
    長生術何妙,童顏后天老。

    91 《三日獨坐驩州思憶舊游》 唐·沈佺期

    兩京多節物,三日最遨游。
    麗日風徐卷,香塵雨暫收。
    紅桃初下地,綠柳半垂溝。
    童子成春服,宮人罷射鞴。

    寫景隱喻抒懷

    92 《除夜樂城逢孟浩然》 唐·張子容

    遠客襄陽郡,來過海岸家。
    樽開柏葉酒,燈發九枝花。
    妙曲逢盧女,高才得孟嘉。
    東山行樂意,非是競繁華。

    93 《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諸公》 唐·孫逖

    拜郎登省闥,奉使馳車乘。
    遙瞻使者星,便是郎官應。
    臺妙時相許,皇華德彌稱。
    二陜聽風謠,三秦望形勝。
    此中暌益友,是日多詩興。
    寒盡歲陰催,春歸物華證。

    94 《秋庭貽馬九》 唐·儲光羲

    伊昔好觀國,自鄉西入秦。
    往復萬馀里,相逢皆眾人。
    大君幸東岳,世哲扈時巡。
    予亦從此去,閑居清洛濱。

    95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 唐·劉長卿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
    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
    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

    96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 唐·劉長卿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
    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
    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

    97 《宿大通和尚塔,敬贈如上人,兼呈常、孫二山人》 唐·崔曙

    支公已寂滅,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來,道場救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凈土。
    身心能自觀,色相了無取。

    98 《還山貽湛法師》 唐·孟浩然

    幼聞無生理,常欲觀此身。
    心跡罕兼遂,崎嶇多在塵。
    晚途歸舊壑,偶與支公鄰。
    導以微妙法,結為清凈因。

    99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100 《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箓,臨別留贈》 唐·李白

    清水見白石,仙人識青童。
    安陵蓋夫子,十歲與天通。
    懸河與微言,談論安可窮。
    能令二千石,撫背驚神聰。

    思鄉

    * 關于華妙的詩詞 描寫華妙的詩詞 帶有華妙的詩詞 包含華妙的古詩詞(7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