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半高的詩詞(2400首)
163
《秋日翠微宮》 唐·李世民
秋日凝翠嶺,涼吹肅離宮。
荷疏一蓋缺,樹冷半帷空。
側陣移鴻影,圓花釘菊叢。
攄懷俗塵外,高眺白云中。
164
《秋日二首》 唐·李世民
菊散金風起,荷疏玉露圓。
將秋數行雁,離夏幾林蟬。
云凝愁半嶺,霞碎纈高天。
還似成都望,直見峨眉前。
166
《猛虎行》 唐·李白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腸斷非關隴頭水,淚下不為雍門琴。
旌旗繽紛兩河道,戰鼓驚山欲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馬翻銜洛陽草。
樂府憂國憂民
169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薛能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誰風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
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171
《初夏日幽莊》 唐·盧照鄰
聞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
林壑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侵塘。
釣渚青鳧沒,村田白鷺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初夏
173
《登粵王臺》 唐·宋之問
江上粵王臺,登高望幾回。
南溟天外合,北戶日邊開。
地濕煙嘗起,山晴雨半來。
冬花采盧橘,夏果摘楊梅。
跡類虞翻枉,人非賈誼才。
歸心不可見,白發重相催。
175
《橋》 唐·李嶠
烏鵲填應滿,黃公去不歸。
勢疑虹始見,形似雁初飛。
妙應七星制,高分半月輝。
秦王空構石,仙島遠難依。
176
《度石門山》 唐·杜審言
石門千仞斷,迸水落遙空。
道束懸崖半,橋欹絕澗中。
仰攀人屢息,直下騎才通。
泥擁奔蛇徑,云埋伏獸叢。
177
《洛川懷古》 唐·劉希夷
萋萋春草綠,悲歌牧征馬。
行見白頭翁,坐泣青竹下。
感嘆前問之,贈予辛苦詞。
歲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179
《峴山懷古》 唐·陳子昂
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
猶悲墮淚碣,尚想臥龍圖。
城邑遙分楚,山川半入吳。
丘陵徒自出,賢圣幾凋枯!
野樹蒼煙斷,津樓晚氣孤。
誰知萬里客,懷古正躊躕。
登高懷古抒情
180
《過蜀道山》 唐·張說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開。
披林入峭蒨,攀登陟崔嵬。
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峽來。
誰知高深意,緬邈心幽哉。
* 關于半高的詩詞 描寫半高的詩詞 帶有半高的詩詞 包含半高的古詩詞(24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