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半高的詩詞(2400首)
62
《次韻彥高即事》 宋·劉著
福威看九落,筆削在麟經。
中道亡三鑒,危時憶九齡。
網羅無處避,鼙鼓不堪聽。
身遠遼陽渡,心懷崗首亭。
脫巾頭半白,傾蓋眼誰青。
斷雁西風急,潸然涕泗零。
66
《寄高善勝》 宋·趙某
雨窗思昔日,不見半年余。
別后幾回夢,中間三寄書。
兵戈吾幸免,蹤跡爾何如。
世事難如意,同心卻異居。
68
《半山亭》 宋·陳肅
躡屐上高山,亭在半山側。
猿鳥戲層臺,煙霞含秀色。
復知名利心,到此堪俱息。
69
《送高學士知越》 宋·陳知微
會稽新命剖魚符,又向蓬山鎖直廬。
林壑縈回多洞府,人煙高下半樓居。
知音好采柯亭竹,博物應探禹穴書。
公暇仙舟宜案部,鑒湖晴色照鄉閭。
70
《高齋桂窟》 宋·洪夢炎
植桂不在多,種德如種樹。
前人能種后人傳,自有清陰滿庭戶。
高枝凌云低覆闌,晴光翠色生晝寒。
人家多愛種桃李,幾日春風紅滿地。
73
《和高斯立見寄》 宋·蘇竹里
少年浩蕩子長游,回首人間道路轉。
納納乾坤日西下,悠悠江漢水東流。
如知往事皤青鬢,應把華年伴白鷗。
惆悵半生飛動意,看人騎馬覓封侯。
74
《寄高季迪》 明·呂敏
客館俯江郊,秋深不自聊。
別來心更苦,思去路還遙。
桐葉風俱落,菱花雨半銷。
何由似流水,早晚赴歸潮。
76
《高陽行》 明·屠應埈
君不見高陽酒徒氣若虹,酒酣仗劍謁沛公。
褒衣側注反遭罵,豎儒瞋目稱而翁。
軍門拾謁使者入,麾矛雪足來趨風。
儒冠自昔為人下,豪士累累走中野。
78
《夏日寄高尊卿》 明·魏時敏
林屋虛寒半掩扉,野情偏稱綠荷衣。
柳風乍起燕雛軟,梅雨初晴荔子肥。
歲月無情催客老,溪山有意待君歸。
浮沉世事何須問,好整綸竿坐釣磯。
79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 關于半高的詩詞 描寫半高的詩詞 帶有半高的詩詞 包含半高的古詩詞(24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