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半身的詩詞(1512首)

    21 《句》 宋·俞君錫

    半身長在旅,何日定還家。

    22 《胡子坑(屬大鄣)》 明·舒頔

    兩儀未判眹不平,巨凸突兀潛幽靈。
    毓秀朵奇挺峭拔,攢峰列壑爭伶俜。
    枯槎著蘚半身碧,老石迸土千螺青。
    天凈森铓列畫戟,云開大嶂橫青屏。

    23 《錢幼卿朝霞館詩》 明·通凡

    遠樹無煙時,前山未云起。
    散發臨東窗,衣裳半身紫。

    24 《□□寺》 明·王獻芝

    尋幽入仙源,遙聞鐘聲起。
    到門蟠古松,龍鱗半身死。
    對佛插高峰,寒翠妙空里。
    是時秋已深,黃葉滿流水。
    老衲笑相迎,焚香問禪旨。

    25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宋·秦觀

    妙手寫徽真。
    水翦雙眸點絳唇。
    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
    只露墻頭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
    誰記當年翠黛顰。
    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
    任是無情也動人。

    26 《上元前一日,游東國看紅梅右題停罷坊場圖三》 宋·楊萬里

    偶看紅梅到小園,憑欄送眼過前村。
    山頭茅屋隔孤樹,籬外行人出半身

    27 《郊行》 宋·劉克莊

    薄有西風意,郊行得自娛。
    山晴全體出,樹老半身枯。
    林轉亭方見,江侵路欲無。
    何妨橋纜斷,小(左舟右定)故堪呼。

    28 《蘇臺憫農》 宋·王之道

    稻田高下欲分畦,積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連夜雨,農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風濤決,千頃空憐稼穡低。
    朝滿夕除應可信,望晴心緒憶昌黎。

    29 《題張夢晉半身美人圖》 明·唐寅

    誰將妙筆寫風流,寫到風流處便休。
    記得昔年曾識面,桃花深處短墻頭。

    30 《秋後五日應物無詩豈年志俱壯未解傷秋耶以詩》 宋·陳師道

    伏盡暑猶壯,秋生涼故遲。
    蟬吟接遠響,螢燭度深枝。
    半身仍健,年侵意自悲。
    情知寇公子,不作感秋詞。

    31 《殿上侍立寒甚》 宋·樓鑰

    小雪似來霜氣清,今朝寒色倍嚴凝。
    榻前侍立無遮障,吹得半身真是冰。

    32 《雪后梅邊》 宋·方岳

    半身蒼蘚雪槎枒,直到頂頭才數花。
    看尺玉林山上下,還須渠是當行家。

    33 《東湖夜坐松間》 宋·陳杰

    夜深仍露坐,湖貢小迷藏。
    松月半身影,藕花三面香。
    雖忘入城府,終擬卜林塘。
    何日清逋賊,妖星漸不芒。

    34 《熱》 宋·郭印

    落日暑猶劇,虛亭風不來。
    半身流汗雨,兩耳聒蚊雷。
    扇手何曾歇,漿甌未放回。
    疇能呼屏翳,一霎蕩炎埃。

    35 《又口號首》 宋·陸文圭

    洛陽亭下昔理輪,當道豺狼不避人。
    今日黃花故園酒,獨摧野鶴伴半身

    36 《木平和尚贊》 宋·釋慧遠

    岳聳淵深,貌古神清。
    渴有米汁,饌無佳珍。
    龍床頭賣弄草鞵兩腳,御舟前突出云衲半身
    舉棹迷源兮{左木右戶下加上四下衣}索已露,移舟別水兮眼倒生筋。
    敢道不勞斤斧,夫是之謂木平。

    3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枯木形骸,野云蹤跡。
    照兮夜色月摩,默也潭空秋入。
    三千界,露半身
    九萬里,成一息。
    隨類應緣,何翅百億。

    3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發作殘雪之白,目帶深秋之寒。
    春山未暖,野水無瀾。
    家風摩鼻孔,好事上眉端。
    三世因緣兮半身而應,十方剎海兮一吸而乾。

    3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跡像而無,純全而有,陰陽不測之神,生滅不到而壽。
    十方界聊現半身,三世佛不消一口。
    只個山形拄杖子,與君觸處相隨走。

    40 《山窗即事思正仲有寄》 宋·舒岳祥

    相憐不相見,不見自情親。
    野水僧無影,斜陽樹半身
    懶蜂偷柏蜜,饑雀啄窗塵。
    吟就懷人杳,書成訪驛頻。

    * 關于半身的詩詞 描寫半身的詩詞 帶有半身的詩詞 包含半身的古詩詞(15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