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半生的詩詞(3925首)

    441 《靈叟歸蜀》 宋·釋智朋

    半生清苦衲無畦,惟有莎庭積雪知。
    眼帶東南海色碧,莫和煙雨看峨眉。

    442 《爛溪》 宋·宋伯仁

    幾家籬落傍溪居,只看青山盡自如。
    隔岸有橋多賣酒,小籃無處不提魚。
    何時茅屋人同住,旋買瓜田雨自鋤。
    寄語牧童休笑我,都緣錯讀半生書。

    443 《次韻楊立之見別》 宋·蘇頌

    梁苑昔傾蓋,膺門嘗贈鞭。
    幾回留客舍,四紀度星躔。
    染翰頻穿硯,翻書屢絕編。
    文章傳累世,功業慕當年。

    444 《解罷京局一首》 宋·蘇籀

    運水擔柴力分遭,挾持泥古小儒勞。
    浙潮屹起岷峨上,越巘遮蟠江海滔。
    一葉鷗湍尋婺女,半生瓢泛信魚舠。
    曩時瓜步從容侶,好糝藜羹待共轑。

    445 《昭武舊同僚見過》 宋·王洋

    半生辛苦路漫漫,八月樵川類破酸。
    官事到時初覺易,人情雖后始知難。
    苦無私惠違情重,儉用官錢得謗寬。
    聞說東園墻下柳,有時顰蹙念前官。

    446 《借虛谷太博狂吟十詩韻書懷并呈太博》 宋·楊公遠

    頭顱搭颯一山翁,萬事隨宜敢諱窮。
    不結東華塵土夢,何干北海馬扣風。
    半生蹤跡從容里,一片襟期冷淡中。
    兀坐有時參世味,古今興廢轉頭空。

    447 《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 宋·楊公遠

    半生跡未歷江湖,闢地東郊旋剪蕪。
    結屋池邊塵自少,蒔梅窗外俗全無。
    偶來啜茗謝良友,不肯趨時愧腐儒。
    卻笑一寒難措手,欲裨短褐拆天吳。

    448 《夜坐二首》 宋·楊公遠

    門外霜風獵獵聲,擁爐坐對一燈明。
    閒思浮世古今事,倦聽荒城長短更。
    滿榻詩書終有味,半生名利竟無成。
    從人笑三我冠別,雖不趨時卻自清。

    449 《九日登高次省齋韻》 宋·楊公遠

    久出嘗思賦式微,半生心事場少知。
    登高且泛寒花酒,扶老須憑勁竹枝。
    樵逕緩躋山詰曲,羈懷難琢句新奇。
    絕憐萬里澄秋霽,辜負潘郎風雨詩。

    450 《初度》 宋·楊公遠

    行止由來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廬。
    半生閒逸云無定,兩鬢蕭騷雪尚疎。
    豈原身榮如衛鶴,只慚技拙類黔驢。
    今朝六十從頭起,數到稀年更有余。

    451 《學稼》 宋·楊公遠

    塵埃面目半生勤,去住渾如出岫云。
    腹餒謾揮求米帖,囊空徙誦送窮文。
    詩書滿架何堪煮,徐黍盈疇政樂聞。
    欲辦煙蓑并雨笠,原隨田叟學耕耘。

    452 《柳子厚》 宋·于石

    早綴朝班附叔父,晚隨兒女拜雙星。
    半生巧宦翻成拙,何用區區更乞靈。

    453 《茂恭見和再用前韻奉酬》 宋·喻良能

    朗朗百間羊胖,森森千丈長輿。
    一身宜著臺閣,半生流落江湖。

    454 《次韻王宮教見貽之什》 宋·喻良能

    家住濤江東復東,渺然云浪接晴空。
    半生仕路崎嶇里,十畝家山杳靄中。
    來往未成三徑樂,笑談還喜一樽同。
    強將俚語賡妍倡,曹鄶端慚齒衛風。

    455 《挽司理奉議樓公》 宋·喻良能

    老爛為儒山澤臞,半生辛苦就名譽。
    三千白發身無事,一點青燈夜讀書。
    真率杯盤如洛會,崎嶇巖壑似陶廬。
    欲知老淚揮難盡,灑遍霜飆更濕裾。

    456 《游慈感寺用壁間趙安石韻》 宋·袁說友

    薄俗冷還暖,余年春復秋。
    詩窮無限意,身老半生愁。
    飽睡書慵展,居閒客強留。
    功名羞鏡里,白發奈盈頭。

    457 《遞呈余干郭主簿子敬》 宋·曾豐

    謂吾多可失之雜,與人連甍或莫識。
    謂吾寡合失之孤,與人傾蓋或莫逆。
    南來豈是無過從,一見如故髯簿公。
    文章未始要著語,造化莫能與爭工。

    458 《上浙東帥王尚書》 宋·曾豐

    太古犧媧氏,創為琴與笙。
    氤氳弸混沌,噢咻擘冥莖。
    合氣歸三律,分音麗五行。
    未歌先協律,無韻不成聲。

    459 《至衡陽謁提刑范右司東叔同年兄二首》 宋·曾豐

    西士無傳不得宗,我公況是有家風。
    長卿東望輕云夢,太史南游小祝融。
    萬里饑寒民所德,半生辛苦學之功。
    擴充更卒晚年業,殺等猶為小蜀公。

    460 《李熙載業儒未效轉為五行家》 宋·曾豐

    典謨訓誥飽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
    參到五行劉子政,轉為三命李虛中。
    牛毛有底事非左,蝸角孰何人不東。
    肯自戚施相從臾,片言可送半生窮。

    * 關于半生的詩詞 描寫半生的詩詞 帶有半生的詩詞 包含半生的古詩詞(39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