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午靈的詩詞(212首)

    61 《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后閣》 宋·王珪

    君王初幸集靈臺,碧藕催花海上開。
    見說一房皆百子,鳳銜雙蒂幾時來。

    62 《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后閣》 宋·王珪

    君王未帶赤靈符,親結雙龍獻寶珠。
    更與宮娥花下看,工夫還似外邊無。

    63 《端午內中帖子詞·夫人閣》 宋·王珪

    偶從選人侍仙都,歌舞常承玉殿呼。
    欲謝君恩卻無語,心前笑指赤靈符。

    64 《郡王閣端午帖子》 宋·夏竦

    五色彩絲頒禁殿,千齡嘉慶集藩房。
    玉堂弦誦依真館,日日靈心降美祥。

    65 《甲午淮幕和蕭應父贈鄭允蹈韻》 宋·李曾伯

    休從太上問靈均,華發骎駸及此辰。
    萬里斗槎難遠問,一時星弁玷同寅。
    縱逢裨灶言何益,自斷虞翻相己也。
    且喜歲星臨宋分,今年頡利定稱臣。

    66 《壬午再過西禪超師化去一年追感遂賦庭字》 宋·黎廷瑞

    昔詣超師院,聽雨眠疏欞。
    微吟得深警,小瀹開孤醒。
    四極何浮浮,織烏飛不停。
    重來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67 《鏡禪人欲歸靈隱》 宋·董嗣杲

    袈裟裹定老禪翁,云隔家鄉是幾重,兩面廬山曾遍覽,三生天竺會相逢。
    搖涼竹箑收江羽,醒困茶甌淪建龍。
    午借客床尋偃息,不知身在紫霄峰。

    68 《滿江紅 二十一年二月初四日,午夜枕上,復》 元·王惲

    秣馬膏車,又去作、天涯*客。
    明見得、水云深處,萬花如雪。
    綠暗江城多洞府,紅燒燭影翻雙節。
    被曉風、吹散枕中春,檐間鐵。

    69 《皇后閣端午帖子詞》 宋·宋庠

    朱索連葷種,仙繒篆秘符。
    誰知萬靈貺,先日擁椒涂。

    70 《庚午春觀新進士錫宴瓊林苑因書所見》 宋·宋庠

    秘苑儀星地,群英得雋年。
    飛綏鯨浦右,供帳斗城偏。
    表道槐陰直,凌氛柞影圓。
    叢楹開玉宇,華組會瓊筵。

    71 《代任閬州和人重午二首》 宋·項安世

    靈符高臥辟方良,寶劑旁搜納眾芳。
    穰穰人情隨節變,冥冥古意與□長。
    新裁白雪羅衣潤,旋剝黃金角餌香。
    尚想中流見荃棹,徘徊洲浦待巫陽。

    72 《歸棲竺嶺將啟午供野鶴必鳴寺僧常以此為候》 宋·釋文珦

    古寺千峰表,云泉處處佳。
    山靈嫌俗駕,野鶴喚僧齋。
    靜默通玄理,幽深愜隱懷。
    閒門何用掃,秋葉任平階。

    73 《靈照看日早晚圖贊》 宋·釋心月

    明暗雙雙機奪機,阿爺手里覓便宜。
    果然老底能輕信,輸卻日輪當午晚。

    74 《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右朝享景靈宮》 宋·蘇頌

    惟宋五世,將郊泰玄。
    祗若前典,欽崇道尊。
    其日吉午,天時薄寒。
    帝出齋寢,朝神紫垣。

    75 《端午家集二首》 宋·曾豐

    戲纏朱彩索,爭帶赤靈符。
    踏草仍懸艾,包菰更結蘆。
    都還癡子弟,半出駿僮奴。
    老病無他好,惟餐玉術蒲。

    76 《讀東坡謫居三適輒次其韻·午窗坐睡》 宋·張九成

    年老目飛花,心化柳生肘。
    萬事元一夢,古今復何有。
    六月苦夜短,午晝何其久。
    頹然北窗下,竹風休兩手。

    77 《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唐·儲光羲

    大道啟元命,時人居太康。
    中朝發玄澤,下國被天光。
    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鼓鼙迎爽氣,羽籥映新陽。
    太守即懸圃,淮夷成葆疆。
    小臣慚下位,拜手頌靈長。

    78 《張天師草堂》 唐·常建

    靈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藥繞方丈,瀑泉飛至門。
    四氣閉炎熱,兩崖改明昏。
    夜深月暫皎,亭午朝始暾。

    79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80 《宿花石戍(長沙有淥口、花石二戍)》 唐·杜甫

    午辭空靈岑,夕得花石戍。
    岸疏開辟水,木雜今古樹。
    地蒸南風盛,春熱西日暮。
    四序本平分,氣候何回互。

    * 關于午靈的詩詞 描寫午靈的詩詞 帶有午靈的詩詞 包含午靈的古詩詞(2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