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升學的詩詞(307首)

    121 《虞美人(酬衛卿弟兄贈)》 宋·葛勝仲

    三年曾不窺園樹。
    辛苦螢窗暮。
    怪來文譽滿清時。
    柿葉書殘猶自、日臨池。
    春秋新學卑繁露。
    黃卷聊堪語。
    家人不用寄龜詩。
    行看升平樓外、化龍歸。

    122 《柘枝舞》 宋·史浩

    竹,閑六律以皆調;D86A亻末兜離,賀四夷之率伏。
    請翻妙舞,來奉多歡。
    鼓吹連催,柘枝入隊。
    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場,連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

    123 《番禺調笑》 宋·洪適

    句隊蓋聞五嶺分疆,說番禺之大府;一尊屬客,見南伯之高情,摭遺事于前聞,度新詞而屢舞。
    宮商遞奏,調笑入場。
    羊仙黃木灣頭聲B278B278然。
    碧云深處起非煙。

    124 《水調歌頭(題子似真山經德堂,堂,陸象山所名也)》 宋·辛棄疾

    喚起子陸子,經德問何如。
    萬鐘於我何有,不負古人書。
    聞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時柯葉,霜雪歲寒余。
    此是真山境,還似象山無。

    游記寫景山水

    125 《水調歌頭》 宋·葛長庚

    一個奇男子,萬象落心胸。
    學書學劍,兩般都沒個成功。
    要去披緇學佛,首下一拳輕快,打破太虛空。
    末后生華發,再拜玉清翁。

    126 《賀新郎(生日用實之來韻)》 宋·劉克莊

    鬢雪今千縷。
    更休休、癡心呆望,故人明主。
    晚學瞿聃無所得,不解飛升滅度。
    似曉鼓、冬冬撾五。

    中秋節羈旅孤獨懷人

    127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128 《摸魚兒(壽王城山)》 宋·劉辰翁

    對尊前、簪花騎竹,老胡起起能舞。
    春風浩蕩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語。
    槐正午。
    看萬戶蜂脾,簾幕雙雙乳。

    重陽節寫景抒情勉勵友人

    129 《上梅直講書》 宋·蘇軾

    軾每讀《詩》至《鴟梟》,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
    及觀《史》,見孔子厄于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

    古文觀止感恩書信

    130 《上樞密韓太尉書》 宋·蘇轍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
    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

    古文觀止書信

    131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132 《愛日齋》 元·孫華孫

    曹宗儒講學之室去日誠可惜,來日還可愛。
    耀靈如轉丸,今昨忽相代。
    粵從識日來,旦莫幾明晦。
    去來與來去,歲月不我貸。

    133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134 《越州趙公救災記》 宋·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饑荒

    135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36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137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38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139 《和吳沖卿元會》 宋·梅堯臣

    千官車馬閶闔來,晝漏始上閶闔開。
    峨峨左右升龍進,昨夜雪飛云作堆。
    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回。
    黃鍾一奏寶扇掩,玳簾卷起香霧排。

    140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 關于升學的詩詞 描寫升學的詩詞 帶有升學的詩詞 包含升學的古詩詞(3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