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升名的詩詞(576首)

    361 《沁園春·自古賢愚》 宋·無名氏

    自古賢愚,日月輪催,盡沉下泉。
    漢張陳義,斷因名利,恣奢華后,破壞家園。
    *廟江邊,漢陵原畔,勢盡還空皆亦然。
    英雄輩,盡道傍壞*墳,衰草綿綿。

    362 《導引·祥符盛際》 宋·無名氏

    祥符盛際,二鄙正休兵。
    瑞應滿寰瀛。
    東封西祀鳴鑾輅,從幸見升平。
    仙游一去上三清。
    廟食享隆名。
    寢園松柏秋風起,簫吹想平生。

    363 《導引·清都未曉》 宋·無名氏

    清都未曉,萬乘并駕,煌煌擁天行。
    祥風散瑞靄,華蓋聳,旗常建,耀層城。
    四列兵衛,爟火映、金支翠旌。
    眾樂警、作充宮庭。

    364 《六州》 宋·無名氏

    承皇統,天地洽清寧。
    熙帝載,建民極,百度推明。
    崇讓肄、博考儒經。
    游豫騰謠誦,星蹕天行。

    365 《六州》 宋·無名氏

    中興運,孝治格升平。
    回騩馭,弭鳳駕,冊寶初上鴻名。
    龍樓問寢候雞鳴。
    更翻萊戲彩衣輕。

    366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圣明代,海縣澄清。
    惠化洽寰瀛。
    時康歲足,治定功成。
    遐邇賀升平。

    367 《依韻和宋中道見寄》 宋·梅堯臣

    歲在涒灘初別子,子適廣平裨郡理。
    廉頗臺傾有遺址,今逢四方弓久弛。
    時不用兵皆樂鄉,念我貧居天子庠。
    抱經臨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顏蒼蒼。

    368 《酬楊愈太丞之壽州見別》 宋·梅堯臣

    疇昔西州謝法曹,聲名籍甚我徒勞。
    升沉一府已荒冢,憔悴兩人猶二毛。
    眼見榮華能幾日,心知富貴只秋毫。
    淮南魚美香粳滑,飽去清吟豈不高。

    369 《送李泰伯歸建昌》 宋·梅堯臣

    推天以知命,自古豈不然。
    桓魋及臧倉,嘗毀圣與賢。
    後人何蹈之,其事實好還。
    君居麻源谷,學禮如鄭玄。

    370 《答余左司沈別駕元夕會飲城南之作時在圍中》 明·高啟

    青帝行春氣初播,云沍余陰苦難破。
    江頭碧草生未長,戰馬寒嘶龁殘莝。
    炊煙泠落雨中濕,鄰屋時聞有啼餓。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書勤自課。

    371 《送錢塘守》 明·高啟

    繁華莫嘆異升平,到郡初煩露冕行。
    幕下吏書催署字,湖中妓舫歇歌聲。
    潮來兩渡皆侵岸,日落諸山半入城。
    休沐南屏煩一到,松間尋我舊題名。

    372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時至正己亥歲》 明·高啟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
    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
    容歌舞總能奇。
    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373 《送查校書從事彭門》 宋·王禹偁

    佐幕徐方鬢未秋,官升蕓閣更風流。
    姓名舊在鶯遷榜,詩什重題燕子樓。
    漸有俸錢供藥債,應無歸夢到漁舟。
    公余時上臺頭寺,珠履金貂共勝游。

    374 《東門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 宋·王禹偁

    西門送仆射,鞍馬照路光。
    南門送貳卿,冠蓋遙相望。
    東門送郎吏,艤舟隋堤傍。
    郎吏誠隔品,同直白玉堂。

    375 《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 宋·王禹偁

    汾陽飽經術,賦性甚坦率。
    在昔舉神童,廣場推杰出。
    尚書誦在口,何論落自筆。
    總角取科名,弱冠紆纓紱。

    376 《送劉職方》 宋·王禹偁

    罷直出玉堂,詔授尚書郎。
    朝僉假郡印,承乏來永陽。
    喜開黃紙書,云替劉職方。
    職方老狀頭,疇昔名擅場。

    377 《對酒吟》 宋·王禹偁

    勸君莫把青銅照,一瞬浮生何足道。
    麻姑又采東海桑,閬苑宮中養蠶老。
    任是唐虞與姬孔,蕭蕭寒草埋孤冢。
    我恐自古賢愚骨,疊過北邙高突兀。

    378 《四和》 宋·劉克莊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379 《賦得牛駝各一首》 宋·劉克莊

    以羊相易慚羊小,與象同稱笑象輕。
    碧草充腸隨意飽,黃鐘滿脰有時嗚。
    力粗曾索寅人斗,骨配難湔丑座名。
    空費景升芻與藁,不如羸犉尚堪耕。

    380 《題張簿尉槎溪集》 宋·劉克莊

    千載枯槎無主名,才翁子晦各偷撐。
    分明博望升天訴,不許人間別姓爭。

    * 關于升名的詩詞 描寫升名的詩詞 帶有升名的詩詞 包含升名的古詩詞(5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