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千層的詩詞(705首)

    641 《南巖悟禪老見于山中烹玉糝羹》 宋·王铚

    我家峰頭最高層,落葉蒼苔不可登。
    清坐與師烹玉糝,千巖風雨夜深燈。

    642 《會覽亭三首》 宋·張嵲

    角聲嗚咽下城頭,水國風煙欲暮愁。
    遠日苦遭層嶂隔,歸心欲逐大江游。
    漁村積火臨沙岸,賈客連檣集市樓。
    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鉤。

    643 《六月初八日過龍洞納涼樹陰下酌泉待月而行》 宋·張嵲

    絕壁不帶土,一日千仞青。
    何年架危閣,窱窕陵青冥。
    仰觀眾樹姿,俯聽大壑聲。
    山空響互答,隱轔心所驚。

    644 《上二溪山》 宋·張嵲

    積雨連日夜,敢謂今旦晴。
    綠彩泛林端,愛此朝景明。
    晨炊肅徒馭,結束方上征。
    千巖屹穹隆,萬壑臨崢嶸。

    645 《上元日同京仲遠趙德老羅春伯謝子肅訪郭殿帥》 宋·陳傅良

    層云飛鳥共危欄,江漢朝宗萬折盤。
    王氣信知千古盛,圣圖元自九朝寬。
    公余曳履探殊勝,酒罷磨崖記眾懽。
    衰惰不知能健否,相從河岱弄柔翰。

    646 《平望遇風》 宋·張镃

    平望陂湖一望平,當年地志豈虛名。
    微茫遠樹山同出,破碎層云日斗明。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
    疎簾揭起從風入,要洗頻年郁滯情。

    647 《松江》 宋·葉茵

    占得中吳第一清,莼鱸里社可鷗盟。
    七層燈火重湖影,千尺闌干兩市聲。
    欸乃歌分長短律,往來帆帶古今情。
    三高豈是無名利,祗與時人有重輕。

    648 《懷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宋·劉宰

    昔朅三茅君,蹇步窮躋攀。
    是時秋已高,爽氣薄千山。
    三峰斂神秀,突兀超塵寰。
    世變逮狂秦,風俗如髦蠻。

    649 《送上元張尉兼柬呂制干二首》 宋·劉宰

    千古繁華白下亭,萬家花柳擁層城。
    登臨此去非無地,彈壓中間要有聲。

    650 《泛洞庭》 宋·趙汝鐩

    解維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趨洞庭,勢疾建瓴比。
    銀光吞上下,莫辨天與水。
    我乃航其間,滉瀁藉一葦。

    651 《湘西行》 宋·趙汝鐩

    吾嘗誦麓山盤紆句,又嘗誦深林玲瓏詩。
    前有工部后吏部,拈出千古湘西奇。
    扶藜游目逐蕭爽,捫蘿陟磴忘嶮巇。
    杉檜搖空蛟虬舞,嶺壑翳霧猿猱悲。

    652 《江樓會飲對月》 宋·趙汝鐩

    層樓畫棟凌霄漢,檻外江流百頃清。
    無一片云但秋色,放千里月到天明。
    喚舟撒網鮮鱗美,擊鼓喧汀宿鷺驚。
    坐上有人歡未厭,酒闌連釂兩三觥。

    653 《昌原懷古》 宋·林景熙

    牛頭一星化為石,千仞棱層垂鐵脊。
    隆隆隱隱佳氣藏,列峰環拱效圭璧。
    玉棺何代埋云根,三朝萬乘子復孫。
    典冊輝煌照九土,歲時園廟嚴駿奔。

    654 《雙檜堂為魯圣可行可賦》 宋·林景熙

    魚頭公子冰雪姿,根柢忠信華文辭。
    乃翁手植豈無意,貞固已作層霄期。
    氣含芝術體松柏,容成山下神仙宅。
    清陰冉冉生庭除,綠霧纖纖護琴冊。

    655 《游九鎖山·大滌洞天》 宋·林景熙

    九鎖絕入寰,一峰聳天柱。
    自從開辟來。
    著此洞天古。
    奇石千萬姿,元不費神斧。

    656 《悼竹》 明·李東陽

    園南舊植千竿綠,高者如墻大如屋。
    風狂雨急墻屋翻,干折叢低共傾覆。
    忽驚舞罷鴻門會,怒斗紛紛碎蒼玉。
    復似驪山墜石余,數百書生葬坑谷。

    657 《居庸疊翠》 明·李東陽

    劍戟森嚴虎豹蹲,直從開辟見乾坤。
    山連列郡趨東海,地擁層城壯北門。
    萬里朔風須卻避,千年王氣鎮長存。
    磨崖擬刻燕然頌,圣德神功未易論。

    658 《送唐都憲出鎮薊州諸關》 明·李東陽

    居庸東下接榆關,千尺層城萬仞山。
    秋有桑麻生事足,夜無烽火戍樓閑。
    帳前貔虎知嚴令,歲晚風霜識壯顏。
    略試一方經濟手,歸來重補舊朝班。

    659 《贈鄰僧游杭》 宋·艾性夫

    道潛五月過臨平,師又挑云把瘦藤。
    飽聽西湖蓮葉雨,密傳靈鷲雪峰燈。
    空城潮打三千丈,荒殿煙寒十二層。
    愁絕舊時行腳處,而今分付與閑僧。

    660 《謝王元才見惠峨嵋山菩薩石》 宋·晁公溯

    久聞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劇嚴凝,厚地愈融結。
    崢嶸成層冰,千歲終不滅。
    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闕。

    * 關于千層的詩詞 描寫千層的詩詞 帶有千層的詩詞 包含千層的古詩詞(7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