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千變的詩詞(1314首)

    721 《申王畫馬圖?或謂為蔡肇作?》 宋·蘇軾

    天寶諸王愛名馬,千金爭致華軒下。
    當時不獨玉花驄,飛電流云絕瀟灑。
    兩坊岐薛甯與申,憑陵內廄多清新。
    肉??汗血盡龍種,紫袍玉帶真天人。

    722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 宋·蘇軾

    縮頸夜眠如凍龜,雪來惟有客先知。
    江邊曉起浩無際,樹杪風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變盡滄浪髭。
    方知陽氣在流水,沙上盈尺江無澌。

    723 《龜山辯才師》 宋·蘇軾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語長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龜山背。
    木魚呼客振林莽,鐵鳳橫空飛彩繪。
    忽驚堂宇變雄深,坐覺風雷生謦欬。

    724 《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宋·蘇軾

    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
    従來不著萬斛船,一葦漁舟恣奔快。
    仙壇古洞不可到,空聽余瀾鳴湃湃。
    今朝偶上法華嶺,縱觀始覺人寰隘。

    725 《次前韻送劉景文》 宋·蘇軾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豈肯留庭隅。
    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無。
    路人不識呼尚書,但見凜凜雄千夫。
    (君一馬兩仆率然相訪,逆旅多呼尚書,意謂君都頭也。

    726 《西新橋》 宋·蘇軾

    昔橋本千柱,掛湖如斷霓。
    浮梁陷積淖,破板隨奔溪。
    笑看遠岸沒,坐覺孤城低。
    聊因三農隙,稍進百步堤。

    727 《舟中聽大人彈琴》 宋·蘇軾

    彈琴江浦夜漏水,斂衽竊聽獨激昂。
    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佩聲瑯珰。
    自従鄭衛亂雅樂,古器殘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獨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閱興亡。

    728 《永安宮?今夔之永安門,即宮之遺址也?》 宋·蘇軾

    千古陵谷變,故宮安得存。
    徘徊問耆老,惟有永安門。
    游人雜楚蜀,車馬晚喧喧。
    不見重樓好,誰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敗此亡魂。
    只應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729 《元修菜》 宋·蘇軾

    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
    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
    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蟲。

    730 《次韻張安道讀杜詩》 宋·蘇軾

    大雅初微缺,流風困暴豪。
    張為詞客賦,變作楚臣騷。
    展轉更崩壞,紛綸閱俊髦。
    地偏蕃怪產,源失亂狂濤。

    731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 宋·蘇軾

    天公水墨自奇絕,瘦竹枯松寫殘月。
    夢回疏影在東窗,驚怪霜枝連夜發。
    生成變壞一彈指,乃知造物初無物。
    古來畫師非俗士,妙想實與詩同出。

    732 《乞數珠一首贈南禪湜老》 宋·蘇軾

    従君覓數珠,老境仗消遣。
    未敢轉千佛,且従千佛轉。
    儒生推變化,乾策數大衍。
    道士守玄牝,龍虎看舒卷。

    733 《次韻答劉涇》 宋·蘇軾

    吟詩莫作秋蟲聲,天公怪汝鉤物情,使汝未老華發生。
    芝蘭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細書千紙雜真行,新音百變口如鶯。
    異議蜂起弟子爭,舌翻濤瀾卷齊城。

    734 《次韻子由除日見寄》 宋·蘇軾

    薄宦驅我西,遠別不容惜。
    方愁後會遠,未暇憂歲夕。
    強歡雖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735 《乞數珠贈南禪湜老》 宋·蘇軾

    從君覓數珠,老境仗消遣。
    未能轉千佛,且從千佛轉。
    儒生推變化,乾策數大衍。
    道士守玄牝,龍虎看舒卷。

    736 《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宋·蘇軾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
    前時渡江入吳越,布陣橫空如項羽。

    737 《芙蓉城(并敘)》 宋·蘇軾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738 《鐵拄杖(并敘)》 宋·蘇軾

    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
    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柳云得之浙中,相傳王審知以遺錢镠,镠以賜一僧。
    柳偶得之以遺余,作此詩謝之。

    739 《元修菜(并敘)》 宋·蘇軾

    菜之美者,有吾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修菜。
    余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云。

    740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 關于千變的詩詞 描寫千變的詩詞 帶有千變的詩詞 包含千變的古詩詞(13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