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千伯的詩詞(977首)
601
《秋鶯歌》 明·全室宗泐
千林入秋露氣清,林中尚有黃鶯聲。
似與群蟬爭意氣,東林飛過西林鳴。
向來春風花滿城,柳條拂地如長纓。
綿綿蠻蠻斷復續,千人萬人側耳聽。
603
《狐綏綏》 明·史鑒
狐綏綏,鬼為侶。
夜嘯叢祠作神語,戲舞跳梁從社鼠。
云凝月黑天昏昏,尾搖陰火光如炬。
興妖作孽天不知,指顧氵虢氵虢雷風隨。
604
《高昌老翁行》 明·孫蕡
高昌老翁背隆然,黃須高鼻毛發拳。
自言少小家幽燕,生長適值繁華年。
出身從戎事西邊,十七八九南營田。
雕戈如云護中堅,流蘇帳暖垂蜿蜒。
605
《和韻》 明·王伯稠
春風千里憶佳期,鏡里空憐玉樹姿。
驚夢暗憎鸚鵡喚,避人偷寄伯勞詞。
月窺翠幌愁相語,花入珠簾恨自知。
爭信文園憔悴客,漸寬腰帶鬢如絲。
606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607
《南旺挑河行》 明·謝肇淛
堤遙遙,河彌彌,分水祠前卒如蟻。
鶉衣短發行且僵,盡是六郡良家子。
淺水沒足泥沒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風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斷。
608
《咸陽懷古》 明·徐震
阿房宮殿對南山,閣道縈回霄漢間。
伯業終隨烽火盡,游魂俄載屬車還。
三千童女空浮海,十萬貔貅已入關。
留得當年遺恨在,長城血淚土猶斑。
609
《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 明·尹耕
大寧無路援開平,極北孤懸獨石城。
遙憶先皇親躍馬,長驅絕塞苦提兵。
寒流汩汩交樵徑,野戍荒荒列漢旌。
千載土人談往事,伯顏山下有英聲。
¤
612
《草書歌》 明·朱瞻基
草書所自何所授,初變楷法為章奏。
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伯英。
三人真跡已罕見,后來繼之有羲獻。
筆端變化妙入神,逸態雄姿看勁健。
613
《題竹》 明·莊昶
獨行湘江潯,見此叢篁幽。
風雨日冥晦,萬雀聲啁啾。
垂垂正結實,恐為鹓雛謀。
豈無九苞羽,飛下十二樓。
615
《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軾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
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
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
616
《妒佳月》 宋·蘇軾
狂云妒佳月,怒飛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潔白。
爰有謫仙人,舉酒為三客。
今夕偶不見,泛瀾念風伯。
617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宋·蘇軾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620
《監試呈諸試官》 宋·蘇軾
我本山中人,寒苦盜寸廩。
文辭雖少作,勉強非天廩。
既得旋廢忘,懶惰今十稔。
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
* 關于千伯的詩詞 描寫千伯的詩詞 帶有千伯的詩詞 包含千伯的古詩詞(9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