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草兩都卿云賦,不作六朝徐庾詩。賸馥沾李翱張籍,殘錦分江淹丘遲。
元老墟墓中得貶,諸賢煙瘴里招魂。無盡自夸佛口眼,子厚先拚鬼骨臀。
雪蕭太傅幾罹禍,訟石中書又納忠。豈可朝無宗室老,不知家有國師公。
回仙輕舉乘白鶴,太白大醉騎鯨魚。純湖飛過人不識,入海問訊今何如。
文公左目晚羞明,猶抱遺經細考評。今汝畏書如畏虎,天公折罰使偏盲。
聰明不及前時久,惟鼻猶能嗅臭香。老去無端都塞了,不分鮑肆與蘭房。
周旋王庾二公際,傳授并汾諸子問。晚歲更無人共語,牛欄西畔荷鋤還。
老憐幾個小孫兒,不減添丁與阿宜。漸有墨鴉掃窗興,絕勝竹馬走廊嬉。
讀書十行目俱下,上樹百回心尚孩。君看大年與永叔,當日皆從童子來。
高聳心抽筆直,下蟠上銳塔圓。深入蟄龍穴處,肯傍眠牛石邊。
一奴荷鍤足矣,二客穿塚誰哉。宰上又添十檜,庭前不必三槐。
中年別作惡,大老何以堪。我如安昌侯,愛女甚于男。念汝明當發,一夕起再三。絕憐汝父貧,練裳與蒿簪。
洞達開堂奧,荒唐說剎塵。儒醇明告子,釋黠熱瞞人。
不必桮棬性,安能桎梏身。誰知千載下,有個葛天民。
青牛先已去,白鶴久方歸。若欲分優劣,老聃賢令威。
東行值伯倫,西去逢無功。不知何國土,疑是醉鄉中。
履霜行于野,絕糧厄于陳。伯奇父逐子,仲尼天戮民。
追日忍渴走,喝月使倒行。夸父骨已朽,秦皇冢亦平。
客有過吾廬,自言師陸朱。故應東海若,不及北山愚。
先傳傳后學,自覺覺天民。魯儒迷甚者,何以救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