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旨嬰鱗不自安,明朝密啟與遷官。百僚舉笏私相語,相國胸中得許寬。
叩墀還笏今三閏,誓墓垂車又五春。賴有兩輪大圓鏡,當空照見戴盆人。
市朝易得虛夸,鄉井難諱實年。還笏殿前已晚,飾巾牖下差賢。
翰林兩仙人,偶來聽鳳竹。蕭蕭玉千竿,采采綠一掬。少時負不群,中歲乃見觸。嗟余長十年,所至戀三宿。
火腹金龜夢正疑,琳房初誕謫仙兒。丹傳祖印百來歲,執笏歸仙地震時。
招搖指坤月望日,大月如盤海中出。不知妖怪從何來,惝恍初驚天眼眣。兒童走報開戶看,城角咿嗚聲未卒。蟾逃兔遁漠無蹤,璧隕珠沉一何疾。
瑤林紛有蕊,玉海浩無津。蓋地都藏險,漫天不露垠。片輕消鑿落,光冷奪純鈞。賀笏庭前客,歡杯隴上民。
久懷簡書畏,幸解紳笏束。忘年效兒女,適意揮僮仆。植杖理新蕉,埋盆養寒菊。前除馴鵲烏,近檻游麋鹿。遐觀時倚楹,瞑坐或忘燭。門闌跡如掃,我亦甘幽獨。
仙李蟬嫣系緒長,彤巖譜牒自曹王。滔滔江漢流波漫,濯濯芝蘭奕葉芳。陵井已偕儒術顯,異巖尤擅史才良。榆枌倍借鈞重,閥閱高騰萬丈光。
強提簪笏睇觚棱,再拜焚蕤淚雨零。千古陳橋仁圣事,不堪重勘舊編青。
司農手中無寸鐵,奪笏擊賊賊腦裂。賊未死氣雖已折,奉天天子雙淚橫。十年棄卿真負卿,臣身區區勞記憶。平原太守曾未識。
文廟臨朝日,英皇復辟年。我公臺鼎貴,臣職始終全。舊錫恩榮榜,仍居侍從員。皂囊繁出入,彤陛儼周旋。
尫羸老馬尚堪騎,角笏金章已屬誰。政使死時無一物,清心壯膽有天知。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南越巨象何壯哉,齒牙脫落歲幾枚。削木混真易以埋,玩視常恐生怒猜。良工到手能剪裁,成此大笏莫與偕。遠隨舶賈凌濤雷,論賈奚啻百瓊瑰。
意其失兵久,怏怏必吾從。奪笏直前擊,那知是孝童。
相如玉片瑕,翳眼有空花。投機不施笏,定動豈能差。
能有幾人知。鼓是兩頭皮,禾山打不迷。道吾聞舉笏,
長鬣張郎三十八,天遣裁詩花作骨。往還誰是龍頭人,公主遣秉魚須笏。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蠶。
音樂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喧閑跡相背,十里別經旬。忽因乘逸興,莫惜訪囂塵。窗前故栽竹,與君為主人。
小學古詩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