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雖散殊,孰非道之體。何必石巖巖,方疑金色臂。
形模皆自然,樹立豈人力。松影與秋光,掃成真水墨。
嘗聞有為法,佛說如夢幻。胡然座堵波,香花耀凡眼。
長疑佛界中,天女來行樂。為怕山風寒,仙衣盡重著。
梵教一來東,群心日歸向。土石至無情,也作披緇狀。
田苗自枯槁,井鰻人所禱。若教龍有靈,此魚何足道。
風柰應難守,冬魚未易求。剖冰不辭凍,抱樹可勝愁。
要以孝行取,寧將學業論。錫無慚玉友,銓可謂金昆。
乞以臣骸骨,下從樊濯原。生雖闕親養,沒擬報私恩。
風雹忽止處,禾麥獨依然。料得天公意,知為孝子田。
孝經雖始教,何但習於初。欲得如兒愿,常常誦此書。
三百五篇內,凡言忠孝人。未嘗不流涕,反復為王陳。
為齊臣子者,此日若無聞。獨有王孫賈,能知慰倚門。
去年今社日,撫事倍酸辛。罷神為兒泣,鄉憐定可人。
一事真堪笑,今人妾直靈。都緣無至性,徒欲亂多聲。
酷矣杖流備,奇哉魚躍冰。能令母心司,不異已親生。
色養傾余子,高名重一時。足為丞相喜,豈計外人知。
夷方雖爾異,天性本然同。自昔聞曾子,如今在海東。
問安寢門外,旦旦俟雞鳴。以至日中昃,居常盡此誠。
經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間加再飯,夢中與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