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月七日的詩詞(320首)

    161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宋·劉克莊

    廣筑長城一,紛紛走避秦。
    長城遍天下,底處著逃人。

    162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宋·劉克莊

    鎖卻藏舟屋,丁寧勿浪開。
    漁郎最饒舌,曾去引人來。

    163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宋·劉克莊

    □受職于天,李冰周處然。
    何曾現靈怪,專一管豐年。

    164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宋·劉克莊

    □□寬裁領,蓬頭亂插花。
    相呼挈牲酒,再拜禱桑麻。

    165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宋·劉克莊

    □□□夜里,折箭傳黃旗。
    野老心無事,聞之忽皺眉。

    166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宋·劉克莊

    □□眼中人,累累原上墳。
    昔作夸毗子,今為冥漠君。

    167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宋·劉克莊

    城郭有時變,市朝回首非。
    誰為遼鶴說,第一莫來歸。

    168 《己未二月十七日會同甲次舊韻》 宋·周必大

    里仁初不問山川,身健從交換歲年。
    紅紫丁寧容我圃,丹青點化屬詩仙。
    情均雁序兼鶯友,壽貫犀顱映鶴肩。
    莫筭酒行徵罰令,一株花下一杯傳。

    169 《和孫守三月二十七日開宴》 宋·毛滂

    繡段遮檐玉刻樽,揚州春色最先醺。
    落花風起舞菌捲,秀嶺煙生媚黛分。
    酥面錦靴輕轉雪,粉吭牙板細留云。
    要他桃李長依舊,不借東君借寇君。

    170 《甲午九月十七日留題太平寺》 宋·李新

    秋飚弄寒菊,老木疏空谷。
    尪驂疲欲休,征意元未足。
    山行循桔槔。
    澗走數機軸。

    171 《二月十七日馬上》 宋·鄭剛中

    愁多發白惟知老,病起花飛不見春。
    我得此生真偶爾,休貪畫餅作癡人。

    172 《十七日夜月色尤佳與韋去非東亭小酌》 宋·馮時行

    秋來瑤海浴嬋娟,天上人間又一年。
    有酒何妨三夜看,無云尚見九分圓。
    樓臺迥憶仙游眼,村落遙思禁曙煙。
    半柄銜山風露冷,歸來清絕不成眠。

    173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 宋·李流謙

    漸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風雨結春愁。
    意行忽欲江東去,錦帳三分半未收。

    174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 宋·李流謙

    長橋納納裊東風,倒射斜陽千丈紅。
    晚色自佳人不見,青山翠霧碧波中。

    175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宋·趙蕃

    萬里才傳卻瘴方,藥囊翻謂橐中裝。
    讒人不敢投豺虎,空見壺頭石室荒。

    176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宋·趙蕃

    仰視飛鳶始欲愁,要之樂死勝懷憂。
    功名慷慨吾無志,所愿平生馬少游。

    177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宋·趙蕃

    鄔江江上祀陶公,亦以吾孫靖節從。
    我謂辰州升德廟,要當并寫少游容。

    178 《九月二十七日與客游龍山》 宋·王铚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濃。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煙蘿更幾重。
    滄海清江共今古,黃花紅葉雜秋冬。
    暝云自與千峰合,送人歸鞍寺寺鐘。

    179 《二月十七日偕賓旸市飲二首》 宋·方回

    誤著儒冠玷甲科,休官重到舊沙河。
    未妨緩步微行好,猶恐傍觀竊議多。
    我輩相逢唯酒可,桃花如許奈春何。
    雪兒人物今難得,一曲離騷醉自歌。

    180 《二月十七日偕賓旸市飲二首》 宋·方回

    無官豈畏犯金科,飲量真能海納河。
    人老自于春色淡,花開最恨雨聲多。
    向來伴侶今都盡,乃后光陰復幾何。
    更挈殘樽趨曲巷,小姬摘阮和燕歌。

    * 關于十月七日的詩詞 描寫十月七日的詩詞 帶有十月七日的詩詞 包含十月七日的古詩詞(320首)
    chengrenyouxi